真鐸學校創校於1935年,80多年來本校一直秉承耶穌基督「信、望、愛」的精神,持守「一個都不能少,孩子皆可成材」的信念,關愛孩子,追求卓越,以為學生提供優質全人教育為目標。
校本適異性教學
陳校長表示真鐸學校糅合活動教學及傳統教學的精粹,採用經歷為本的學習模式,各級按需要在各主要科目實施「分科分流」小組教學,設立8人基礎組,以同質分組策略設計適合該組學生需要的課程,正視學生學習上的差異,鞏固學科水平,亦讓尖子學生進階學習資優課程。
拔尖學生資訊科技學習能力
為裝備學生將來融入數碼社會,ICT編程教育科於各級引入Unplugged編程課程、micro:bit微型電腦板課程、Scratch Jr兒童編程、Scratch遊戲製作課程、GIGO機關王積木課程、mBot機械人課程、App Inventor手機應用程式製作課程等。此外,學校更善用學時,為學生提供更多資訊科技教學活動,包括360校園全景拍攝課程、人工智能拔尖課程、虛擬實境課程、立體模型設計及打印拔尖課程等。
![]() |
註冊成為《香港學校網》會員 兌換「ECA Expo 2025」課外活動節VIP入場券 5月3-5日香港會展見! 立即註冊! |
跨學科全方位戶外學習活動
本校安排跨學科全方位戶外學習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室,進行體驗式學習,並在月會中向全校師生進行匯報,展示學習成果。
開卷品書香
學校參加了「賽馬會數碼『悅』讀計劃」,購入Raz-Kids英語電子圖書庫、有聲圖書學習庫,更邀請作家為學生主講精彩的閱讀講座,邀請「故事媽媽」、「故事哥哥姐姐」為同學們講述有趣的故事。透過擴闊同學的閱讀空間及視野,學生能享受快樂的閱讀時光。
積極拓展、持續優化校園空間
陳校長指為營造更好學習環境,學校陸續在課室安裝電子白板,並優化了課室布置,如新增學生儲物櫃、更換學生的書桌和椅子、課室內的心情溫度計等。此外,新建智慧校園STEAM實驗室、數學POINT LAB、樂動歷奇室、家政室及真鐸影院等,進一步優化校園空間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得到更佳的學習成果。
樂器體驗課程
音樂科特設樂器體驗課程。除學習歌唱、樂理等知識外,全校學生在今年第三學期,在音樂課堂內參與樂器體驗班,學生透過欣賞老師示範演出,了解樂器聲音,並親身接觸和學習樂器,培養音樂興趣。
多元化學習活動,豐富的生活體驗
為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學校開辦不同類型的校隊及專科班,包括: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中國舞、拉丁舞、芭蕾舞及各類樂器等,鼓勵學生在課餘時間培養體藝興趣。
全方位小息活動
學校每天設3個小息,其中午息為30分鐘,學生可自由參與20多項的小息活動,包括在小屋區遊玩、參與球類、田徑、呼拉圈、電子繩、砌LEGO、砌STEM WALL、閱讀圖書等活動。學校定期於小息舉辦匯演角活動,讓學生展示才華,增強自信心及成就感。
走當行的路,一生擁抱信望愛
宗教科由教會傳道人、教會導師及宗教科任老師定期舉行「宗教協教課」,學校除了在開學日、聖誕節及復活節等日子舉行崇拜外,更為高小的學生舉行福音營。陳校長期望學生能以主耶穌為榜樣,作個懂感恩愛學習的小孩,將聖經真理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訓輔合一,全校參與
學校以訓輔合一,全校參與的模式,以GRIT+正向校園為題,關愛每個學生,與學生真誠溝通,欣賞他們付出的努力,表達對他們的感受和期望,鼓勵學生思考和反思,協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透過學生社交情緒課程,並舉辦領袖訓練、乘風航、一人一職、班級經營、戲劇教育、失敗嘉年華等活動,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幫助他們在遇上難題時,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判斷。
初小自理課、自理營及獎勵計劃
學校增設六年一貫的初小自理課及自理營,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責任感及自信心。此外,學校設有「加減操行分機制」,以提供客觀之操行評估準則,讓學生明白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亦讓家長瞭解子女之行為表現。近年更新增真鐸MY STRENGTH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性格特質,並盡情地發揮,作個正向的好學生。每學年終結前會作總結,學校邀請「雪糕⾞」到校,以雪糕或冰條獎勵在「真鐸My Strengths獎勵計劃」中表現出色的學生。
本校的辦學理念及學生的學習成果深得各界的充分肯定及認同,讓我們在「愛」的環境中探索、成長,成為一個自信、自治、自強不息的社會棟樑。陳校長亦衷心祝願同學們繼續努力,在真鐸學校充滿愛的大家庭裡展現獨特潛能,追求卓越,貢獻社會,面向世界。
文:康嘉彤、陳俊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