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有句名言這樣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牠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聽障學童即使有聽力障礙,但同樣亦各有其天賦和潛能,只要得到悉心栽培也可發光發亮。創校於1968年的路德會啟聾學校以「聾人得恩」為校訓,致力為聽障學童提供最適切和優質的教育,使其超越自我,邁向卓越。春風化雨逾半世紀,該校致力推動聽障教育和聾健共融,貢獻良多。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是本港唯一一所由政府津貼,提供小一至中六聽障學童教育的特殊學校。學校的服務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為校內就讀的嚴重至深度聽障學童,第二類是在主流學校就讀的輕度至中度嚴重聽障學童,融合教育計劃主要透過由十多名教師組成的校外支援團隊提供到校服務,協助他們應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校長許加恩表示:許多人存有誤解,以為聽障學童智力正常,學習能力理應與一般學生無異,但實際情況卻非如此。他們由於聽不到,妨礙了知識的吸收,對形容詞和連接詞的掌握能力較弱,特別是在學習語文和了解抽象思維時,學習語文較健聽學童有較大困難。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許加恩校長(左)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也很支持校內教師發現興趣和專長。身旁的何煒霖老師早前在杭州亞運會為香港奪得男子橋牌團體冠軍。

全方位培育學生潛能

有見及此,路德會啟聾學校一直採用綜合溝通法教學,簡言之就是結合口語、手語和書面語授課,以照顧學生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另外,學校雖然沿用主流課程,但內容經過調適,提供六年小學基礎課程、四年初中、三年高中,共十三年的免費教育。許校長強調,校方十分重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發揮所長。例如:學校近年大力推行STEAM教育,由小學階段開始,學生藉STEAM活動訓練感知和小手肌的協調能力,循序漸進,激發創意思維和解難能力;校方又鼓勵學生參與校外舉辦的各類STEAM比賽,一展身手,展示才能。歷年來,學生在不同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包括:1. 2018滙豐/科大青少年機械人計劃水底機械人比賽(冠軍、金章獎);2. 香港海事科技學會主辦「STEM x 船舶設計比賽」獲得三大獎項「3D模型打印比賽中學組」冠軍、「Minecraft設計比賽中學組」亞軍及最優美外觀設計;3. 香港工程師學會資訊科技分部創科比賽2018「未來學校」全港大賽冠軍,橫掃三個獎項。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學校鼓勵學生學習跆拳道,發展運動潛能。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學生通過歷奇活動,培養抗逆能力。

強化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為關顧學生日後的出路,近年積極加強生涯規劃教育,投放資源優化校內設施,以配合各項相關的訓練活動,以幫助學生及早認清個人的興趣和能力,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為日後投身職場和社會鋪路。許校長稱,學校在正規課程以外,亦為學生提供其他學習經歷課及多元活動課,以拓闊他們的視野。相關課程包括花藝及手工藝製作、無土園圃栽種、咖啡沖調、西式糕餅烘焙、時裝設計,以至家居維修及理髮等。另外,學校亦夥拍不同的機構和企業,安排工作實習或職場體驗,讓學生了解不同行業和崗位的工作情況,發掘其擇業的興趣和職涯發展的路向。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師生一同穿上華服,展示學習書法成果。

堅持信念扭轉社會印象

許校長表示,以往不少聽障學童因為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屢感挫敗,甚至失去自信。他們透過學校安排的生涯規劃活動,發掘個人專長和潛能,重拾自信,同時找到人生目標和方向,畢業後繼續自強不息,努力融入社會。他們的勵志故事亦改變社會人士對學校的印象,許校長憶述:「記得十多年前初到啟聾任教時,學校很封閉,校舍外牆連校名也沒有,社區人士對學校欠缺認識,甚至的士司機也不知道我們的存在。」許校長決心讓公眾認識啟聾學校的使命和貢獻。許校長從提升學校的教育質素做起,成立手語輔助教學小組,製作手語教學理念與實踐小冊子,又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約港幣五百四十萬元資助,開發了「啟聾手語視像字典」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統一校內手語,協助校內師生和家長學習手語。並於2020年聯同辦學團體路德會成功申請政府的創科生活基金,研發出一個名為「聾健同行」的創新交流系統(App),幫助校內師生及公眾人士有系統地學習手語,提升溝通能力。對外方面,學校積極鼓勵學生走進社區,展示才能,並與社區人士接觸,舉辦多屆中、小學校際手語歌比賽,加深彼此了解,藉此推動聾健共融。

今年是啟聾學校創校55周年,標誌學校發展邁向新里程。許校長稱,隨着社會環境和教育政策的轉變,啟聾學校縱然未來在教育路上充滿挑戰,學校亦會堅持信念。展望將來,學校將貫徹七大發展方針,包括:「創意科技訓練思維」、「生涯規劃展翅高飛」、「多元課程完善生活」、「體藝發展啟發潛能」、「正向人生文化承傳」、「為鹽為光回饋社會」,以及「前人分享規劃未來」,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現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較早前到訪學校,盛讚學生的表現。

=============================

提升設施締造理想學習場所

優良的學習環境,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效。啟聾學校近年積極投放資源,優化和提升校舍設施及設備,以配合不同的教學需要,同時為學生營造更理想的學習場所。校內設有多個經過精心設計和規劃的特別室,包括:花藝圖書館、多用途家政室、感覺統合健身室/多用途活動中心、電競室、中華文化教學資源中心、手語輔助教學資源中心、學生飯堂/多用途學生活動中心、創意科技室和創意探知室等等,且有男女生宿舍,配置完備。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創意科技室是STEAM活動的基地,備有編程系統、航拍無人機、水底機械人和魚菜共生裝置,讓學生作科學探究。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創意探知室色彩繽紛,並擺放各類型積木教材,學生可自由組合,發揮創意和想像力。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多用途家政室備有西式餐飲及烘焙設備,方便學生學習咖啡沖調和西式糕餅製作。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電競室平日用作電腦科上課,課餘變成電競隊的訓練基地。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感覺統合健身室透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刺激,吸引學生進行體能及肢體協作練習。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花藝圖書館,一面是設計美侖美奐的閱讀空間,一面是供學生練習花藝設計的場所。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中華文化教學資源中心的裝修布置富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學生可在這裡練習中國書法和水墨畫。

=============================

「藏聾計劃」讓學生閃亮宣揚聾健共融

啟聾學校深信每個學生也是獨特的,為鼓勵他們發揮所長,同時讓社區人士認識他們的才能,促進聾健共融,特別推出「藏聾計劃」。計劃招募有不同專長的聽障學童充當「社區導師」,在校內主持工作坊,並邀請社區人士參加。工作坊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如花藝、西式糕餅烘焙、咖啡沖調及拉花、韓式藝術蠟製作,以至地壺球運動等,動靜皆宜,各有特色。

許校長表示,學校銳意跳出傳統的學習模式,期望藉着「藏聾計劃」讓學生累積更多課堂以外的學習經驗,實踐所學之餘,與不同階層人士接觸和溝通,培養待人接物的態度。計劃亦可吸引社區人士走進校園,與聽障學生相處,加深對他們的認識和了解。學校的目標是將計劃塑造成連結學校、學生和社區的平台,推廣聾健共融和諧的訊息。

配合「藏聾計劃」,學校亦開設了為計劃特設的網站,定期發放最新的活動消息。社區人士不但可透過平台報名參加計劃舉辦的工作坊及其他活動,亦可申請成為義工,協助校方舉辦活動。網站亦設有招聘欄,供不同機構刊登適合聽障人士的職位空缺資料,方便聽障人士物色工作機會。網站並設有藝廊,定期展出聽障學生和啟聾學校校友的優秀作品,讓公眾瀏覽欣賞,藉此了解他們的才能和成就。

「藏聾計劃」網址:www.deaftreasure.org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計劃招募學生擔任「社區導師」,主持工作坊。

=============================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路德會啟聾學校 感恩主愛 作育英才 共創未來

學校資料

路德會啟聾學校
地址:新界葵涌興盛路89號
學校類別:聽障兒童學校
辦學團體:香港路德會
校監:陳煜新牧師
校長:許加恩先生
電話:2489 8298
網址:www.lsd.edu.hk
電郵:office@lsd.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