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
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當你望上天空,會看見白雲、太陽抑或飛機?如果問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下稱宏信書院)的學生,或許會答「人造衛星!」今年3月,該校學生遠赴西伯利亞,完成首個由香港中學生設計及製造的小型人造衛星,並順利進行升空測試。此活動是該校本年度「全球教室」其中一個項目,校方期望透過「全球教室」,緊扣校內中小學一條龍IB課程,讓學生以親身經歷,認識世界,培養「IB學習者的特質(IB Learner Profile)」。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學生努力不懈,人造衛星終於在西伯利亞成功發射,完成升空測試。

提及西伯利亞,可能想起冰天雪地,但對於宏信書院的學生而言,那裡實現了他們的「太空夢」。今年3月,10位中學生參與校內的「極地挑戰S-任務」,遠赴西伯利亞,由薩哈科學院的院長指導,設計及完成製造小型人造衛星,並成功將衛星發射至離開地球表面30公里的高空並進行測試。學生在當地的費用由薩哈科學院的獎學金全額資助。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巴爾幹半島歷史文化體驗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總校長林克忠博士是促成今次「極地挑戰S-任務」的關鍵人物。對於學生順利完成升空測試,他感到無比驕傲,學生展示無限潛能,投入度高。

構思至成功測試人造衛星 學生一手包辦

負責計劃的老師彭玉堂表示,活動為期1年,去年11月開始,獲選的10位學生先在香港參加由薩哈科學院提供的線上課程,每周1至2堂。「來自莫斯科國立大學及西伯利亞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的專家指導學生研習有關大氣層和太空科學的知識,人造衛星的原理及操作,並在香港進行設計及實驗。」他形容,學生的表現超出預期。「完成一半網課後,每位學生需向教授提交一份實驗計劃。匯報當天,學生表現成熟,每份計劃書都有研究數據支持,也能指出需要哪類感應器來量度數據。」

今年3月,學生帶著「太空夢」前往西伯利亞。整個人造衛星由構思、編程、組裝至測試成功,都由學生負責。彭老師隨團協助,憶起難忘時刻。「測試時,負責編程及組裝的學生發現『有Bug』,感應器未能收集數據,但學生沒有氣餒,連續通宵兩個晚上,不斷修正。雖比原定遲1日升空,但最終順利完成測試,在基地也收集了不少實時數據。」今年11月,學生會到當地的太空站,見證衛星發射到距離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外太空。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學生在薩哈科學院,與當地學生及教授合作,一起製造人造衛星。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近年學生在全港及全國性的航天比賽中屢創佳績

助思考前程 奠定工程師志向

中五學生曾天宏(Thomas)及中三學生姜幸晴(Krystal)負責製定今次人造衛星的實驗計劃、升空路線、數據分析等工作。Thomas形容,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挑戰性和思考空間。「要自己決定人造衛星的升空路線,也要製定實驗計劃及目標,挑選合適的感應器來量度所需數據,從中訓練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及研究思維。」

Thomas的實驗計劃是有關大氣層的數據分析。「能夠在地球最寒冷的地區(西伯利亞),研究該領域的大氣層數據是很有意義,透過人造衛星去到不同高度收集的數據,了解大氣層的溫度、濕度及氣壓變化,如何影響環境。」他希望累積今次經驗後,有助將來升學,「今次發掘到自己對物理、數據分析的興趣,將來會朝工程師的方向發展。」

Krystal對科學有濃厚興趣,活動後,亦助她思考未來的升學路向,繼續探求科學知識。她難忘活動除涵蓋科學及航天知識外,還可以充分了解當地文化。「今次是第一次踏足西伯利亞,首三天可以走訪不同的博物館,探索長毛象、化石及永久凍土層等,還可以嘗試釣冰魚及與當地學生交流,了解極地生活和文化。」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左起)中五學生曾天宏(Thomas)及中三學生姜幸晴(Krystal)今年3月遠赴西伯利亞,完成設計及製造人造衛星。他們難忘升空測試,人造衛星很快便升上半空,也按原定路線降落。

成功經驗 續推廣航天科技教育

促成活動的關鍵人物是總校長林克忠博士。林總校長兼任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教授,去年4月,到當地教學時,與薩哈科學院提議推動項目,促成合作。他補充,近年該校學生在全港及全國性的航天比賽中屢創佳績,包括「香港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北斗項目」總冠軍;在「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更取得最高殊榮「中國科協主席獎」。「學生對航天科技、太空探索充滿熱誠及能力,作為學校,要提供平台讓他們有增潤機會。我們將繼續讓學生接觸航天科技,更會在各學科加插相關課程。今年7月,學生亦獲邀到青海省的冷湖火星小鎮,參加微型火箭製造及發射比賽。」

他指,今年11月,人造衛星會發射至外太空,在未來5年不停收集數據,協助全校學生進行不同實驗。「在IB課程,我們重視學生建立國際視野,關懷人類及社會。學生分析人造衛星收集的數據,有助了解氣候變遷,對環境及自然生態的影響,助學生思考保護地球的責任及解決方案。」

跨學科 跨興趣 「全球教室」培養國際視野

「極地挑戰S-任務」是宏信書院本年度「全球教室」其中一個項目。林總校長表示,「全球教室」在中學部推行多年,緊扣校內IB課程,讓學生以獨特的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培養「IB學習者的特質(IB Learner Profile)」,包括樂於探究、知識淵博、懂思考、善溝通、開放、敢於冒險、有原則、富同理心、常反思及均衡發展,助學生整全個人成長。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泰國宋卡海龜保育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美國NASA太空體驗營

本年度「全球教室」為期1至2周,共16團,逾500名師生到訪超過10個國家,跨越四大洲,例如美國NASA太空體驗營、奧地利維也納音樂之旅、泰國宋卡海龜保育、巴爾幹半島歷史文化體驗、到訪斐濟建設農村,進行社會服務等,林總校長說:「以跨學科的特定主題,讓學生按能力及興趣作出選擇,不單止建立世界觀,還助他們勇於探究,自我發現,在不同範疇發光發亮。」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全球教室展示會,由學生擔任司儀。

===============================

全港唯一 直資IB一條龍

宏信書院是全港唯一直資IB「一條龍」學校,開辦國際文憑小學課程(PYP)、國際文憑中學課程(MYP)IB課程外,在高中實行「雙軌制」,提供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DP)及香港中學文憑課程(HKDSE),於HKDSE中亦加插英國的International A-Level(IAL)共修選項,配合學生升學需要。課程設計包含Approaches to Learning(ATL)學習方法,重點培育學生的研究能力。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課程透過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從探究和體驗中學習。

小學課程:每年6個跨學科探究單元
小學部校長羅筠喬指,小學課程採用探究式學習,每年有6個跨學科的探究單元,包括「我們是誰」、「身處甚麼時空」、「如何表達自己」、「世界如何運作」、「我們如何組織自己」及「共享地球」,貫穿語言、數學、藝術等學術範疇。「學生透過資料搜集、分析、交流,培養善於思考、融會貫通,是ATL學習法的初階,有助銜接中學課程。」每年,每級以不同主題舉行「成果展」,向同學、老師及家長展現學習成果。

她指,學校亦重視培育小學生的國際視野,例如邀請肯亞馬賽族人到校分享他們如何保護非洲野生動物、透過體驗式學習了解奧比斯全球防治失明的工作、六年級生與西班牙、法國及韓國學生交流,圍繞「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討論。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宏信書院是全港唯一直資IB「一條龍」學校。小學部校長羅筠喬(左)及初中部校長張紀嬡(右)指,在小學至中學,課程設計皆包含Approaches to Learning學習方法,重點培育學生的研究技巧。

中學課程:「雙軌制」配合升學需要
中學課程承接PYP課程,初中部校長張紀嬡指,中學課程(MYP及DP)續以ATL學習法,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探究精神。「老師會以Factual、Conceptual及Debatable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以『報章』主題為例,先以『寫作形式、風格』作討論,繼而思考『報章影響力』,最後反思『報章的客觀性及主觀性』,讓學生能夠用激發思考的開放式題目,探索世界。」

由於課程將本地課程融入IB的框架中,因此學生於十年級選擇HKDSE課程或基礎班(Foundation Programme),以順利銜接十一年級的HKDSE或IBDP課程。「學生可按志願及學習喜好,作出選擇。如升讀DP的學生需要接受面試,以了解他們的意向,能否在DP框架中,完成拓展論文(EE)、知識理論(TOK)及創意、活動與服務(CAS)。」

升學數據方面,林總校長指,有49%學生會升讀DP,51%則選擇DSE。「由於本地大學排名高,逾一半畢業生會留港升讀大學,及後再考慮赴海外深造。」

===============================

2025-2026一年級入學資訊

入學申請日期:7月2日至9月9日

入學簡介會詳情:

第一場
日期:6月26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6時

第二場
日期:8月24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
地點:宏信書院一樓禮堂
語言:英語(提供廣東話傳譯)

參與簡介會二維碼:

宏信書院獨創「全球教室」 融合IB課程<br>500師生赴四大洲 以親身經歷開拓世界觀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地址:新界元朗欖口村路25號
電話:8208 2092
電郵:info@luac.edu.hk
網址:www.luac.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