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chool專訊】在傳統教育下,往往只有學業成績出眾的學生才受到關注和讚賞,但隨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學生的發展機會變得無窮無盡。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近年積極發展STEAM教育,於校本課程、專題研習、課外活動等範疇滲透STEAM教育元素,並通過跨學科教學,整合各項與STEAM相關的知識及技能,希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發掘學生不同潛能,達到學以致用,及早為未來挑戰作好準備。
位於屯門的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由兩位加拿大宣教士創立。學校致力為學生締造一個以聖經真理為本、真實有愛的成長環境,讓學校成為學生發展潛能、建立品格、學習愛與被愛的另一個家。近年學校大力發展STEAM教育,副校長李德慰表示:「我們看到全球發展趨勢,與科技相關項目日益重要,因此學校有責任在學生成長階段,擴闊他們對STEAM領域的認識。」
課內課外活動 營造STEAM教育的氛圍
李副校長指出,學校的科學、數學、美感藝術、科技領域等科目緊密合作,把STEAM的知識滲入不同學科之中:「我們希望學生可以整合不同STEAM科目的知識,融會貫通,變成屬於自己的知識領域,並在將來應用出來,而單一學科未必能達到此目標,因此我們會為學生提供場景去整合這些知識。」
此外,學校亦會舉行專題研習活動,學生可以因應本身的興趣,製作一件自行構思的產品,讓學生發現科技並不沉悶,其後教師也會進行講解,從而在校內營造更濃厚的STEAM氛圍。
學校亦會安排有潛質的學生參與校外比賽,例如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的「水底機械人大賽」,以及康文署科學館舉辦的「2023趣味科學比賽──恰到好處」,該校學生分別獲得進度獎銀獎及輕量組二等獎的佳績。
STEAM統籌黃智仁老師表示,學校的STEAM教育有五個目標:「第一是跨領域;第二,學生要落手去做,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往往太過理論化,我們透過專題研習,讓學生實踐出來,他們便可以將知識變成有用的事物;第三,講求團隊,透過分組活動,讓學生懂得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包容、互相幫助等;第四,是解難能力,透過不同的STEAM活動,可以帶出他們這方面的潛能;第五,是生活化,讓學生更感興趣。」
而李副校長則表示,透過STEAM教育,學校發現學生有不同的才能:「學生會自行上網搜尋最新的科技知識,而且當他們愛上STEAM之後,連帶對其他科目的興趣也相對增加。」



科學發明品 連繫日常生活
科學領域的專題研習「科學發明品」,是學校STEAM教育強調生活化和實踐的最佳例子。科學領域統籌主任許美施老師表示,2017年開始推行這項專題研習,產品全都與日常生活有連繫:「學生先要思考想做些甚麼,及後與同組同學一起討論和製作,再不斷改良,老師們只從旁協助或提供意見,最後還要公開向其他同學講解。整個過程中,學生便可以將之前學過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出來。」
例如過去兩年,學生們發明了小型USB吸塵器、剝瓜子機、抹窗神器和清潔馬桶神器等,都是非常生活化的產品。學校亦將這些發明帶到校外,參加不同的比賽和展覽,包括「STEM教局展覽會」,並引來參觀者很大的迴響。參與學生也表示,這項專題研習令他們獲益良多,包括鍛煉想像力、學到團體合作及改善搜集資料能力等。此外,學校更設有一個「魚菜共生」有機生態水耕種植系統體驗室。許美施老師表示,透過親身體驗,學生會了解到不同的光線有利不同的植物生長,而配合這課題,數學科也會提早教導「率及比」,從而將數學科的知識應用到STEAM課程中。
跨學科以及跟生活連繫的精神,同樣貫徹於其他學科之中,例如資訊科技與設計科亦跟科技與生活科合作,結合兩科的元素,讓學生設計和製作一件日常生活會用到的產品,例如中一製作鎖匙套、中二製作抱枕,資訊科技與設計科老師呂文迪表示:「假如課堂能連繫生活,便可提高學生的投入度和參與度,再加上學生設計和製作的成品,是日常生活用到的,學生便更有成功感。」科技領域統籌主任黃燕兒老師也表示:「這些產品在這兩科的課堂中完成後,學生可拿回家使用,從而提升學生對家庭的歸屬感。」而學生也認為,透過課程,能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以後有不用的布也會儲起來,準備將來製成其他產品。
黃老師續指,在中一及中二,課程比較生活化,先讓學生建立興趣;到了中三,如果學生對STEAM很感興趣,便會讓他們繼續深入學習。資訊科技與設計科老師盧家逸指出,中三常規課程加入了人工智能,而他亦給予學生一個題目,讓學生透過軟件,用另一種形式呈現「包剪揼」遊戲,結果學生自行透過軟件及編程,花了兩三天時間,製作了一個「包剪揼」遊戲。參與的學生認為,透過這個專題,不但學習到利用編程製作遊戲,而且過程中需要思考、調整數據、反覆嘗試,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經歷。



引入「5G閱讀樹」 提供沉浸式體驗
學校的硬件也不斷更新,讓學生有一個更完善的STEAM學習環境,例如圖書館引入了一部「5G閱讀樹」,內有十五部不同主題的影片,學生戴上VR裝置後,便可以有沉浸式的體驗。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主任馮寶霖老師表示:「這些影片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於中國最新科技發展的,也有將小說變成VR動畫。一方面可推廣閱讀,另一方面亦可配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關於AI、5G的課題。」
圖書館主任許怡詩老師表示:「傳統閱讀有時較難完全體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有了VR後,透過視覺、聽覺的刺激,便可令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中華文化。」她進一步指出,學生看完VR,建立基礎知識後,往往會到圖書館尋找相關的書籍,從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而視藝科亦配合相關的主題,推出不同的專題,視藝科老師鄭蕊雯透露:「5G閱讀樹內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我們讓學生看完後,自行創作中國民族服飾,因為透過閱讀樹可以看得更仔細,創作時也更深刻。」




學校資料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所屬區份:屯門區
辦學團體:加拿大神召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屯門湖翠路273號
電話:2441 3818
電郵:kcss@kachi.edu.hk
網頁:www.kachi.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