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OpenSchool專訊】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下稱嘉智中學)以基督精神為學校使命,校長及老師均視每一個學生如子女般看待,無論他們出身、學業,也從不放棄,老師以關愛扶持及陪伴學生成長,成為全方位守護學生的同行者,讓學校成為學生學習愛與被愛的另一個家。

嘉智中學由兩位加拿大的宣教士創立,以基督精神為使命,黃偉強校長介紹,該校以英文校名的簡稱KCSS為四項基本素質和信念,以實踐教育願景和使命,包括以專業教育者的知識、父母關愛的心腸、從基督而來的力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藉此將嘉智打造成為學生的另一個家。學校為營造關愛校園,建立健康正面的文化氛圍,將聖經的教導歸納為學校的5A文化,分別為接納與尊重(Acceptance)、守禮與節制(Amity)、欣賞和肯定(Affirmation)、夢想與卓越(Aspiration)及感恩和回饋(Adoration)。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黃偉強校長(中)視每位學生如自己子女,校內設立校長爸爸信箱,讓學生暢所欲言。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嘉智中學以基督教育陪伴學生同行成長。校內設有團契及崇拜,有老師和學生作生命見證,真實分享成長爭扎和信心的經歷。

嘉智中學希望學生感受被愛,李德慰副校長坦言,許多學生在童年被負面標籤影響而失去自信。「這一代的學生或許受考試制度影響,令他們沒有自信,因為評核準則太單一,他們往往找不到自己的長處,我們希望可以找多些機會,讓學生可以找到自己專長,可以有發揮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原來自己是有許多可能性的人,逃離他們從小到大的負面標籤。這正是展示嘉智的5A文化。」

這些負面標籤經常在開學初時見到,當李副校和學生對談時,學生往往立即否定自己,說常被人鬧讀不成書;亦有學生因小學時成績不好,被老師安排坐在角落,幾年不被理會。「學生經常連試的第一步也沒有信心踏出,見到老師也不敢打招呼,這似乎是他們對世界、學校、對大人有種不信任,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令他們回轉,令他們知道我們不是拿甚麼來看你的價值。」李副校說,希望學生改變如何看自己,即使讀書不好,老師也一樣關心他們的。他相信每一個學生背後,都有他的故事,嘉智人的特質,就是樂於服務、盡顯才華、懂得感恩、懂得節制,希望學生帶着這份特質直至畢業。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梁偉康副校長(左三)說,學生過去在學術上被否定得太多,學校希望從多方面幫助他們建立起步點及發展。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音樂劇《奮青樂與路》2024由演藝進修學院主辦及製作、利希慎基金贊助,計劃為期一年,有逾20名嘉智學生參與台前及幕後的工作,並於2024年暑期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公演。

多元智能自選課程 助學生肯定自己

為了讓學生發展所長,建立自信,肯定自己,該校透過「MI多元智能自選課程」,關顧不同需要的學生,讓他們尋找自己的興趣及能力。梁偉康副校長說,該課程設有10堂,包括有技巧性、服務性、學術性及才藝性等類別。「有些學生學習打鼓,當他們感興趣,我們會提供一些延伸班,讓他們繼續參加樂團、樂隊、跳舞隊伍等,令到這些興趣延續,甚至成為他們一技之長。」梁副校分享,有些學生在這課程找到自己的才能,後來發展成為打鼓班及手工藝班的老師,現在更返回母校任教鼓班、手工班。另外,該校特別為高中的非華語學生開設「Get Set Goal」生涯規劃活動,讓他們了解社會及個人發展。學校會帶非華語的高中生到勞工處,讓他們了解勞工署有非華語助理,專門協助他們找工作;同時,學校又讓他們了解咖啡拉花、寵物美容等各行各業,了解更多不同就業途徑,打破自己的框框。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童軍暑假前往冰島進行為期十天的露營,與外國童軍進行文化交流。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非華語學生盡展所長,今年為學校設計英文攤位遊戲,推動健康生活及自家製水果沙冰。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嘉智學生有本地生、跨境生及非華語學生,學生相處無障礙。學校每年舉辦南亞文化節,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文化。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在嘉智老師眼中,所有學生都是寶貴的。

多元化氛圍 創造兩文三語學習環境

英文科主任董洛昕老師形容,嘉智如一間國際學校,學生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由本地生、跨境學生、非華語學生組成,種族繁多。有不少學生本身也以英語或普通話為第一語言,學生在日常學習和溝通上已經常需運用兩文三語。學校一般周會或全校演講分享,都會有老師或學生擔當即時台上傳譯,對翻譯者或聽眾都是很好的語文鍛煉。同樣,學校在設計學習活動時,也同時中、英語並用。如該校原創作音樂劇「小書的說話」,由畢綺玲老師創作音樂劇歌曲及填英語詞、陳美紅老師負責填中文版本,參與的所有學生均需學習音樂劇的雙語。畢老師說,當中有些主角更是非華語學生,他們為了學習該劇中文版本台詞,不惜上網找讀音及請教老師,最後均有卓越表現,亦因為排練音樂劇,令學生雙語水平均有所提升。

普通話科趙淑儀老師分享,近年跨境學生增多,無論是本地生或非華語學生運用普通話機會增多,甚至有些香港成長的學生已將講普通話成為日常。她說有些非華語中六學生考慮將來有機會到內地發展或遊玩,也要求在中文課程加插學習普通話,學校也加入教授日常生活、與人溝通的普通話。該校定期亦會舉辦急口令、猜燈謎、普通話拼音等攤位遊戲,讓學生可以從遊戲中學習。

嘉智中學以跨學科教授語文,讓學生融會貫通學科知識。中文科主任林瑞安老師表示,如早前該校的文化周以為西遊記「三借芭蕉扇」故事為主題,各科各級均可跨學科研習該文本,中文科會從文學角度閱讀文本,另外又可以從藝術、歷史、生命教育研習該文本。

SEN特別支援 照顧學習差異

在嘉智,學校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設有SEN支援組,以照顧SEN學生就學術及心靈上需要。在學術上,課程會開設特別組別,將中、英、數等科目課堂師生比例更優化及小班化,並將學習素材加以調適,讓學生更易掌握。另外,學校設有特別支援SEN情緒需要的小組訓練及工作坊,由專人教授生活、社交技巧,並由言語治療師、心理學家支援不同學生需要。

全方位支援學生情緒需要

嘉智中學許多學生來自基層,在該任教37年的林鳳瓊老師,於10多年前開始任輔導組老師,充當學生人生的守門人(gate keeper)。輔導組每年都會為中一學生舉辦「愛回嘉」活動,當中的「嘉」字具雙重意思,既是家庭、也是嘉智,希望學生對學校有歸屬感及愛上學,讓他們更快適應校園生活。她亦會於學生入學前已了解學生的背景,讓學校及早識別,及早介入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她坦言,近年青少年情緒問題增多,他們很需要陪伴,校內特別開設「愛回嘉」房間,在中午時開放供學生使用,學生可以分享小食、製造小手工或休息一下,讓他們在舒適、信任的環境下休息。久而久之,「愛回嘉」凝聚了一群學生,互相扶持,放鬆心情一番。除此,嘉智設有「治癒班」,邀請有需要的學生參加音樂、畫畫、治療班等,並由小組形式組成,讓他們得到適切的關顧。

該組以守門人的概念,照顧不同級別學生需要,林老師認為老師、學生、家長、社工之間以關愛互相支援,可以在問題發生前,儘早發現及介入,以免令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她坦言會用不同方法,化解學生、家長的問題,即使半夜收到求助,也會立即協助,成為學生的及時雨。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參加原創音樂劇的學生均需學習中、英劇本。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學校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如交流團、中華文化周等,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中華文化、認識祖國。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嘉智輔導組會以gate keeper的概念,照顧不同級別學生需要,林鳳瓊老師(左)亦特別會為學生申請獎學金,希望讓學生在人生上半場得到一些認可。圖右為輔導組助理陳朗盈。

扭轉人生的同行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工作,豈是朝夕。王雲羽為嘉智舊生,他出身基層,爸爸曾為黑社會,母親目不識丁,缺乏家庭關愛,他曾終日流連街頭,曾因犯錯被警司警誡,他坦言小時候無心向學,升中一時就連「school」也不懂串。直至入讀嘉智,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認識了在黑暗中伸手捉着他的李德慰副校長,扭轉了他的命運。

他憶述,在中一時認識了李副校,當時李副校並非任教他的老師,當時無心向學的他胡亂穿了體育服回校,被罰企一個小息。當時反叛的王雲羽完成罰企後,打算離去,李副校卻要求他提供十個原因,王雲羽立即火冒三丈,李副校亦不甘示弱,二人就因這場口角互相認識了。

在一次往廣州的交流團途中,王雲羽與同學坐在旅遊巴後排座位聊天時,李副校突然坐到他們身旁搭訕,問他有否想過讀書,王憶述當時自己很囂張自詡:「我不讀書的!如讀,我考全級第一了!」接着李副校問他哪科最差,並說不如幫他補英文科,王不知何故答應了。一個不讀書的人便開始了讀書之路,他的成績開始進步,又認識信仰,生命開始逆轉,更當達到了初豪言的目標,考獲全級第一名。王雲羽在大學畢業後,返回母校任教,當上王老師,他坦言,若非入讀嘉智,遇上不放棄他的老師,陪伴他成長,若沒有認識上帝,他的人生或許會完全不同了。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王雲羽(左)與王靖雯(右)均為嘉智舊生,現返回母校任老師,與啟蒙老師李德慰副校長(中)憶當年。

運動助學生建立堅毅精神

嘉智中學鼓勵全校學生參與體藝活動,該校不以「能力」作為入校隊的首要要求,而是先要學生有心、願意成長,才可以加入校隊,該校藍球、排球、足球等校隊成員多達數十人。體育科主任黃金鳳老師相信運動能建立品格,亦有學生自願於5時晨操,圍繞屯門區跑步訓練,建立堅毅精神。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體育組科主任黃金鳳老師認為運動助學生建立自信。圖為今年女子甲組籃球隊在屯門區中學校際籃球比賽取得季軍後,和一同觀賽打氣的同學合照。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辦學團體加拿大神召會早前派出領導團隊參觀學校,與該校學生進行交流,了解本地學生的生活及近況。該校學生大使則應用所學進行接待,當中包括製作本地特色食品讓一眾嘉賓品嘗。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學校定時與社區進行不同的合作,鼓勵學生參與社區事務、貢獻所長。學校早前舉辦「營人料理大賽2024」,邀請不同的中小學參加。小學組主題為「愛的味道」,中學組為「美食療癒」。評審黎楊惠玲博士、何重恩先生、吳文琦小姐及梅浩庭先生除分享其專業心得外,更肯定學校同學發其他參賽者的創意。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透過成立體育義工隊,嘉智老師希望球隊成員更多學懂觀察別人的需要。圖為校隊籃球隊員在天水圍社區中心教授小朋友籃球基礎班。

義工活動助學生走出舒適區

同時,該校有許多義工活動,也是學校特色之一,老師帶領學生參加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黃老師表示,學校與一些機構合作,帶學生外出做義工,類型廣泛,包括教小朋友打籃球、到護老院教長者做小手作等。「運動是彼此扶持,學生在學校已接受許多祝福,希望這份愛可以延伸下去。做義工過程可以讓他們學懂觀察別人的需要。」黃老師說,學生熱愛做義工,高年級的師兄師姐會主動帶低年級的學弟妹一起做義工,薪火相傳。李副校認為,義工活動令學生走出舒適區,令他們不只看到自己的世界,看到世界上不同的人面對的困難,令學生學習懂得感恩。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嘉智着重關愛,期望讓學生感受被愛。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br/>逆風飛翔 以愛同行 效法基督 無限可能
基督徒「耶子團契」定期有聚會活動。有老師、舊生、團契導師與同學一起交流信仰和彼此關心。

學校資料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所屬區份:屯門區
辦學團體:加拿大神召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屯門湖翠路273號
電話:2441 3818
電郵:kcss@kachi.edu.hk
網頁:www.kachi.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