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訪問駐校社工黎Sir

大家好,我們是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校園小記者,5A鄭宇翹和4A梁貝兒。我們在學校內訪問的對象是我們的社工——黎Sir。他是我們學校唯一一位男社工,他經常會做我們的聆聽者,幫助我們分擔壓力。   今天我邀請了他和我做訪問。當我問他當初為什麼要做社工時,他告訴我原來他小時候在青少年中心遇到了福利工作員,他覺得福利工作員上班時要帶小朋友去海洋公園、可樂廠、宿營等,只需帶小朋友去玩,非常開心。但他長大後,經過一些成長經歷,例如小時候成績並不是非常好,一些福利工作員、社工都會幫助他,讓他感到這工作可以幫助到別人,才真正決定要做社工。

   接着,我問他有沒有秘技可以令有情緒問題的同學願意和他分享呢?他說要做接近小朋友的工作,先要讓自己的心態變成小朋友。如果用長輩身份或大人身份問小朋友的話,可能會令小朋友覺得他是來說教的。此外,不可以那麼快就判斷學生的對錯。另一個最大因素,是老師和家長的身份,與學生之間都會牽涉到功課、學業問題,而作為社工,就不會與學生牽涉到學業的問題,比較容易安慰到他們。黎Sir還說他有一個天生秘技,就是擁有可以令人一看到他就會笑的親和力。

   對於做社工期間遇到最大的困難,他說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反而是要想如何解決困難。因為對於每一件事,不同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舉例說,考試對某一些人來說不是一種困難,但有些人就會相反。他說到以前有試過做長者社工,有些時候可能探訪過那位長者一兩次,但第三次再探訪他,發現他原來已經去世了,便會感到非常失落。而在小學做社工時,最難忘的事是關於一位學生,那位學生的媽媽已經不在世了,有一天他在睡覺時爸爸也跳樓自殺了,但因他當時在睡覺,所以對爸爸的事一無所知。黎Sir慨嘆,作為社工常會有很多難題要面對。

   到了訪問的尾聲,他對想成為社工的同學分享了一些心得,他說做這個工作必須要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立志要成為社工,如果為了賺錢的話,就不要選擇這個工作了,因為社工是幫助人的一種工作,要面對很多別人的負面情緒。當遇到一些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時,要怎麼與當事人面對,及社工本人要怎麼去面對當事人的負面情緒。因此,黎Sir勸誡同學們一定要想清楚。他還告訴我們,社工工作涉及很多範疇,要考慮清楚哪一個範疇的工作適合自己,畢竟這個工作會影響到別人。

最後,我們非常感激黎Sir接受訪問。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訪問駐校社工黎Sir
校園小記者:5A鄭宇翹,4A梁貝兒

文:鄭宇翹、梁貝兒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