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小學
樂凱欣校長專欄【 樂載其中】贏在起跑線?

滬江小學<br>樂凱欣校長專欄【 樂載其中】贏在起跑線?

最近,我在網絡上偶然看到一段數年前的中國視頻,內容十分有趣,想和大家分享。

視頻開始時,一群中學三年級的學生站在操場上的同一條白線。主持人隨後提出6個問題,若學生認為符合自身情况,就可以向前走,抵達另一條白線。首3個問題是:「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以及「父母是否鼓勵你學習一門特長,並且保持一定水準?」

回答這些問題後,有些同學仍然停留在原地。接下來,主持人問了另外3個問題:「你是否有過一次出國旅行的經歷?」、「父母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及「父母是否一直以你為榮,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回答完這6個問題後,學生們分散在不同的白線上,有的在最前面,有的仍然在原地。

這時,主持人宣布這其實是一個賽跑比賽,前20名的同學才可獲得禮物。隨着倒數聲響起,所有同學拼命向終點衝去。比賽很快便結束,冠軍出乎意料地是原本站在第2條白線的同學,而亞軍則是站在第4條白線的同學。

這段經歷反映了父母努力創造的優勢,即我們常說的「贏在起跑線」。雖然站在前面的同學一開始看似領先,但在抵達終點之前,任何人都有機會爭取勝利。一般人都認為出身會大大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但正如節目所示,即使起點較前,若不努力或速度能力不及他人,最終也未必能最快抵達終點。這表明,學生自身的能力至關重要。即使家庭條件不如他人,只要努力向上,全力以赴,依然有機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多年來曾教導過不少家庭條件不太理想的學生。其中一位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學生的生活較拮据,父母無法提供額外的金錢讓他出國遊學,甚至補習,閒時他只能困在家中。雖然如此,他並沒有自怨自艾,自甘墮落,反之比別人下更多的苦功,每天放學,他完成家課便後便馬上上牀休息,然後堅持在上學前兩小時起牀温習。最後,憑着他這份堅毅的鬥志,他考取了優異的成績並入讀夢寐以求的學科。

所以說,「贏在起跑線」的確可增加人生的勝算,但後天的努力才是致勝的關鍵。即使我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方式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2025年剛到,希望莘莘學子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打拼!

專欄名稱| 樂載其中
作  者|樂凱欣(滬江小學校長)
專欄簡介|教育不必嚴肅無趣,我們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本專欄聚焦於如何利用當前的教育趨勢,促進學生的愉快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效。
作者簡介|前課程發展議會英國語文教育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勵計劃」優異教育行政人員,啟發潛能教育傑出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廿餘載,現滬江小學校長。

滬江小學<br>樂凱欣校長專欄【 樂載其中】贏在起跑線?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