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公會聖多馬小學的校園裏,楊子龍校友無疑是許多學生心中的榜樣,亦是一張熟悉的面孔。每次他在校園出現時,學弟學妹總會親切地叫一聲「教練」。他於2003年入讀多馬,2009年畢業,這段時光為他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楊子龍的花式跳繩之路始於小學三年級,當時他的體育老師發掘了他的潛能,讓他在跳繩的舞台上展現耀眼光芒,並成功成為香港花式跳繩隊一員。
花式跳繩的苦與樂
「他是一位虛心學習,有鬥志的學生。每天早上總是與其他隊員自發練習,默默苦練新花式。」他的花式跳繩啟蒙老師說。但正因他這刻苦的精神,讓他踏上了港隊之路。然而,在練習花式跳繩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楊子龍坦言,剛開始練習時,他經常面臨技術停滯和傷患困擾,手腕和腳腕的勞損讓他倍感困擾,但他始終保持正面心態,並透過制定明確的目標來克服挑戰。2011年,他在全港花式跳繩選拔賽及精英賽中皆獲得第三名,成功加入香港花式跳繩隊為港爭光,並在韓國的世界跳繩比賽中斬獲佳績,奪得第三名。
楊子龍認為,花式跳繩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的鍛煉。他從中學會了堅持的重要性,並與隊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天賦,更源於不懈的努力與熱情。作為全職運動員,他不僅積極參加比賽,而且考取了教練牌,更將興趣發展成事業。


傳承@多馬
現時,楊子龍校友在多馬擔任花式跳繩教練一職。「回來多馬最大的原因是想貢獻母校。」在楊子龍校友身上看見傳承,從他小時候得到花式跳繩的啟蒙,然後成為港隊成員,再回饋母校,實踐了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他希望透過教授跳繩,除了讓學弟學妹明白堅持及勤奮的重要性,還讓他們明白多馬的「傳承」之情,日後可為母校作出貢獻。
寄語
對於現今的小朋友,楊子龍認為他們面對各種的誘惑,需要學會自律,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他建議學弟學妹們以堅毅的精神來克服挑戰,並透過不斷的實踐來提升自我,這樣才能青出於藍。
展望未來,楊子龍希望舉辦更多活動,讓大眾了解跳繩運動並使之普及。他的願望是培訓出更多的跳繩精英,甚至培育他的學生成為世界第一。
「行行出狀元,無論學習跳繩或其他事情,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見到成果。」楊子龍的話語不僅展現了對跳繩的熱情,更是對每位追夢者的激勵。
文:蔡樂之、韓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