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作家喜相逢
兒童文學大師管家琪與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

文學作品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十分重要,好的作品可以傳授新知、開闊思維、薰陶品格,更重要是培養同情心與同理心。學生從小閱讀文學佳作,腹有詩書氣自華,品行與成績一般也會較好。本港的學校圖書館主任業界組織「優質圖書館網絡」一直努力推動兒童文學和青少年文學的閱讀風氣,除了向學生著手,也向老師著手。近日,該組織就舉辦了「港台作家喜相逢 當管家琪遇上游欣妮」活動,邀請了在華文世界赫赫有名的台灣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與本港中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談文論藝,討論閱讀文學對學生的重要性,還向在場人士傳授指導學生寫作的心法。

港台作家喜相逢<br>兒童文學大師管家琪與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同學擔任對談會的小主持

是次活動由「風車文化」合辦,並獲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支持,假座於該校的演講廳舉行。當日共有數十位中小學圖書館主任、閱讀推廣老師和語文老師參與,齊聚一堂。主講嘉賓管家琪老師專程從台灣遠道而來,是華文世界最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家,著述等身,已出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三百餘冊,屢獲獎項,其作品引人入勝,本人對文學創作和兒童成長亦見解精闢。另一位講者游欣妮老師則是深受本港學生歡迎的作家,曾蟬聯中學生最愛作家獎項,作品《我搣時很煩》、《我搣時心太軟》等,都是不少學生在閱讀路上的良伴,而游老師本身亦是一位圖書館主任,更是「優質圖書館網絡」的理事,致力推動本港的閱讀風氣。兩位優秀的作家首次打破地域的藩籬,聚頭暢談,是一件難得的美事。

港台作家喜相逢<br>兒童文學大師管家琪與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
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熊銘老師(右)感謝兩位作家的精彩分享

兩位老師言談甚懽,大談閱讀與寫作,讓在座的受眾得到不少啟發。管家琪老師認同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寫作應由閱讀開始,畢竟每一個作家在成為作家之前,都是好的讀者。要先打好他們的底子,讓他們看有興趣、有共鳴的作品,刺激他們的寫作動機,否則要他們寫作是困難的,成年人不宜對下一代太焦急太急功近利。游欣妮老師亦分享了寫作教學的經驗,建議學生寫作時,可以由一些片段開始,先寫自己有興趣的題材,讓寫作變得有意義和容易。談到閱讀的其他好處,管老師語重心長提醒成年人多鼓勵年輕人閱讀,她指出各行業領袖都是讀者,因為人生在世始終時間有限,經歷有限,閱讀的好處在於可以縮短認識世界的時間。她又請成年人不要怪責年輕人不閱讀,應反思一下自己有否以身作則帶頭閱讀,應以身教影響下一代。游老師表示同學若能每天閱讀十分鐘,已能有所獲益;管老師則認為閱讀的時間可以更長,但亦不必太量化。

港台作家喜相逢<br>兒童文學大師管家琪與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
管家琪老師(右)遠道從台灣而來

對談以外,管老師當日亦另設「作文怎麼教?」主題演講,向在場老師傳授內功心法。她鼓勵成人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讓孩子多進行「文字寫生」,讓孩子寫出來的內容有更多的細節和畫面。另外,成人也要訓練學生的聯想力,讓他們先抓住一個「點子」,再把構思慢慢擴散開去,例如玩「詞語接龍」遊戲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管老師強調成年人應多跟下一代說故事,因為人類的聽與講能力,比閱讀的能力發展得早,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可以與大人聊天,聽到大人講故事,其語言能力一定較好,反而不必急於認字。管老師亦認為「我要寫甚麼」比「我應該怎樣寫」更重要,這才是下一代能否寫好作品的關鍵,這番話對語文老師或閱讀推廣老師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深刻提醒。

「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熊銘老師表示:「這次的活動十分成功,老師們都獲益良多,日後推廣閱讀和寫作時將會更有把握。感謝管老師抽空來港分享,也感謝游欣妮老師及其所屬的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同學們大力支持。」管家琪老師稍候將於6月份再來港,並出席「優質圖書館網絡」和風車文化在海洋公園舉辦的「海洋琪遇記」親子閱讀活動,如有興趣參與的老師和家長,可留意「優質圖書館網絡」Facebook專頁的公布。

港台作家喜相逢<br>兒童文學大師管家琪與學生最愛作家游欣妮對談
同場加映管家琪作品展,多本作品受到中小學老師們喜愛。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