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種籽」這個詞語,不知你會聯想到什麼?是即將長成大樹的小種子?還是澆水灌溉的過程?「種籽」這詞語,對於聖公會梁季彜中學有著非一般的意義。
培育學生領袖 回應學生需要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一直致力於培育學生的領袖才能,希望同學能夠在不同崗位中學會發揮自己所長,本著服務他人的心,在校園散播愛的種籽。過去,學校一直都有為已成為社長、學生會長等領袖職責的同學,提供不同的領袖訓練,冀透過不同的訓練機會,拓闊同學的眼界。司徒慧盈校長認為領袖培育對於學生而言,是學校對他們的一份肯定和信任;而對於學校而言,更是一個聆聽年青人需要的契機。她補充,學校為學生提供的領導培訓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具「系統性」,反而是因為在過程中看到學生的需要,才一步步發展出今天橫跨初、高中六級的領袖培訓藍圖。
種下領袖種籽 「承擔」由小培育
在聖公會梁季彜中學,「種籽」是一個專為中一、二級同學設計的領袖培訓計劃。這項計劃培訓的對象,主要是中一、二級擔任班會成員的同學。為了讓同學更了解自己班的需要及裝備他們帶領班會的能力,學校透過種籽領袖培訓讓他們初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就著今次採訪主題,筆者訪問了三位曾在學校參與多年領袖培訓計劃的學長,希望從中了解更多學長們參與學校領袖培訓的經歷和感受。
三位受訪學長都不約而同表示自己在成為學生領袖之前,都具有樂於助人的心,因此參與領袖培訓計劃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發揮自己。當中,由中一起便參與種籽領袖培訓的李瑩晞同學表示,種籽計劃讓她不看輕自己中一生的身份,學會承擔。這份承擔除了讓她認識到自己具備成為領袖的潛質外,更認清了自己樂於服務他人的心。
從歷奇挑戰中認識自己 超越自己
除了中一、二級的種籽領袖訓練計劃外,聖公會梁季彜中學亦為到中三、四級同學設計了一套銜接初、高中領袖培訓「Lead Beyond」計劃。顧名思義,這計劃是希望同學超越自我,在領袖路上走得更遠,延續種籽計劃的初衷,讓同學在成為領袖的路上看見自己更大的能耐。這項計劃主要針對有志擔任社內閣職務或已經成為內閣社員的同學,廖楚華助理副校長和課外活動主任鄭肇嵐老師,均希望同學能藉著海、陸、空不同的歷奇活動,更加認識自己,並學會反思自我,掌握更多與人溝通協作的技巧,以具備解難能力,應付未來擔任學生組織種種的工作挑戰。

參加者黃新渝同學認為參加Lead Beyond之後,改變了她對領袖的想法。由以前認為領袖一定要是站在眾人面前,到後來明白了領袖也可以站於眾人身後,作最大的後盾支撐大家。這一份謙卑,促使黃同學在領袖路上走得更遠。黃同學去年更在校外榮獲多項傑出學生及傑出中學生領袖獎項,這些殊榮實標誌著季彜的同學敢於在成為領袖的路追求卓越,超越自己。而另一位參加者方怡港同學亦表示在成為學生領袖之前,他不懂聆聽別人的意見,認為學生領袖就像老闆一般高高在上,可以指使任何人。但參加完這個領袖培訓計劃後,他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僕人領袖」,明白成為學生領袖首先要放下身段,才能聆聽別人的需要並作出回應。三位受訪者均一致認為參加領袖培訓計劃,令他們將目光放得更遠,不再局限於自己的舊有的想法中。
由校內到校外 培育社會未來領袖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向來都有就校內具傑出表現的同學設立獎學金,茲樹立楷模,讓同學能夠將當中的精神傳承下去。本年度,學校首度為傑出學生領袖設立獎學金,希望能藉此鼓勵努力為同學付出的領袖。
本年度傑出學生領袖的得獎生為中六級李瑩晞同學。李同學憶述其過去擔任的崗位和身份時,無不流露出一份謙卑。她感謝學校多年來給予的機會,能獲此殊榮實在感到榮幸。這個獎項對她而言不僅是一份肯定,更讓她反思未來的方向,堅定了她日後希望成為社工的決心。

追溯聖公會梁季彜中學的學生領袖培訓發展史,早年學校曾舉辦「小火子」成長訓練計劃。這項計劃可以說是現行領袖培訓計劃的前身,當年學校希望能藉活動培育學生的個人成長和領導才能,冀學生「燃燒自己,點亮他人」。
藉著這次機會,筆者亦訪問了曾參與這項計劃的校友余永賢先生。現已成為中學教師的余校友憶述當年參加「小火子」計劃,讓他變得更加大膽,使原先內向的他在高中時有勇氣參選學生會,最後更成功當選了內務秘書一職。「如果不是參加了『小火子』,我未必有勇氣去嘗試在學校擔任更多重要的職務。」余校友認為季彜一直投放了大量資源在領袖培訓上,希望有志成為領袖的同學珍惜這些機會,將來可以發揮自己所才回饋社會。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的領袖培訓仍在不斷地發展當中。從一開始的種籽計劃到Lead Beyond,到今日傑出學生領袖選舉,均一直致力於讓同學做到「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領袖特質。盼各位季彜同學,能如司徒慧盈校長在訪問中所說一樣:「不要小看自己年輕」。
文:盧思曉、伍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