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教師 殷培基的閱讀與創作之路
【OpenSchool專訊】本地作家殷培基,身兼作家與教師雙重身份。他是怎樣成為一位作家?又為何投身教育事業?今期特刊邀請到殷培基為我們娓娓道來他的閱讀與創作之路。
【OpenSchool專訊】本地作家殷培基,身兼作家與教師雙重身份。他是怎樣成為一位作家?又為何投身教育事業?今期特刊邀請到殷培基為我們娓娓道來他的閱讀與創作之路。
【OpenSchool專訊】讀書重點,在於讀「書」,一切學習從閱讀開始,因此嶺南中學着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多年來致力策劃各項閱讀活動,積極聯繫各科各組,推動「跨課程閱讀」,希望透過閱讀,為學生打好基礎,讓學生將來能具備多元知識。
【OpenSchool專訊】新界喇沙中學將於2025年迎來創校60週年,其秉持天主教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以天主為中心,以人為本」的優質教育。自創校以來,學校一直致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掘個人潛能,不僅強調知識傳授,還着重建立學生的自信與學習動機。多年來,學校不斷更新設施和教材,以回應學生在不同年代與階段的學習需求,並引入科學化的腦基礎教學法,配合跨科學習STEAM課程和英語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和技能,於成長路上好好裝備,以期在未來回饋社會及幫助別人。
【OpenSchool專訊】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王中)創校逾40年,以「仁、愛、勤、誠」為校訓,致力提供全人教育。學校以「人文科技」為核心,糅合視覺藝術、設計、科技,並透過設計思維探究社會現況需要,讓學生在跨學科學習中發展創意與社會責任感,藉此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與人文關懷精神。學校還積極推動體驗式學習和博雅課程等多元教學,鼓勵學生從興趣發展之中培養領導能力,並透過閱讀文化及生命教育,助學生將知識連結及提升自信心,為未來作好準備。
【OpenSchool專訊】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下稱陳震夏中學)踏入25年,多年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獨特性的新一代。無論校友還是學生,對學校悉心的栽培心懷感激,學校重視學生的獨特性,因應學生的潛能適切地加以發揮,正如受訪學生所言:「老師能以獨到眼光,發掘學生各方面的潛能。」25年來細水長流的滋育,培植出25年後不同的小果子;學校期望能秉承這種重視學生獨特性的堅持,繼往開來,裝備學生面向未來,共同譜寫下一頁更輝煌的新章。
【OpenSchool專訊】教育不只限於知識的傳授,學生品格的陶造、價值觀的建立,以及潛能的培育同樣重要。創校於1978年的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下稱嶺鍾中),以「基督精神」為本,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學校近年銳意推動課程改革,又引入啟發潛能教育,同時加強支援與關顧,以期讓學生得到更適切的栽培,成為才德兼備,品學皆優的精英全才。
【OpenSchool專訊】在關愛的環境下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愉悅成長,提升學習動力。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下稱馬中)致力建立和諧的校園氣氛,希望學生在校內互相關懷和支持,懂得正確關愛他人和自己,培養正面態度和價值觀,促進靈命發展。
【OpenSchool專訊】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創校於1978年,為一所基督教學校。該校提倡3L教育理念,積極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及關愛別人的精神,教學團隊與時並進,持續優化及更新課程及活動,讓學生作多方面嘗試及探索,擴闊視野,認識自我,訂立人生方向及目標,最後能將所學貢獻社會,將愛帶給身邊人。
【OpenSchool專訊】近日香港掀起一股熊貓熱潮,熊貓的可愛動態最得人歡心,有見及此,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以熊貓為主題,先後設立「熊貓書屋」及「熊貓樂屋」,藉着熊貓的魅力吸引學生投入學習之餘,同時增加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及歸屬感,推廣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