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Leung
【升小學準備】傳統小學 vs 國際學校大不同 如何選擇合適小學
現時除了本地傳統小學之外,近年不少家長均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許多國際學校的候補名單均大排長龍。不過,究竟傳統小學及國際學校有何不同?曾任《明報》教育組組長的升學專家梁永樂坦言,傳統小學與國際學校在學制上及教學模式上完全是兩種制度,家長若要為子女安排入讀國際學校,亦需較傳統小學早一年報名及準備,家長必須做足功課及留意。
2022/23年度升小一準備 升學專家分享小一派位後叩門秘訣
【明報專訊】每年一到5月,不少直資、私立小學都開始小一入學面試,很多爸媽和孩子都忙着「備戰」和「應戰」。不過,今年氣氛卻好像很「淡靜」,或許一來是很多學校取消了小一入學講座,二來是一貫的報名日期和方式都有些改變。2022/23年度升小一的學生家長,可在各校校網留意直資、私立小學的小一收生程序資料,當中也有一些學校會舉行網上入學簡介會或講座,但報名日期可能與講座日期相隔一段日子,如果心儀某間小學,應多加留意網站更新,以免「蘇州過後無艇搭」。
名校叩門學額爭崩頭 家長須知名校必問問題爭勝算
小一統一派位將於6月2日放榜,相信許多家長在放榜前均非常緊張。一旦子女無法派獲心儀學校,家長需要為子女「叩門」,亦需做足功課,預備叩門信、portfolio等,以把握黃金時機。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許多家長誤以為受歡迎的學校沒有叩門位,其實非也,有許多受歡迎的小學每年也有10多個叩門位,但各學校取錄學生的要求各有不同,家長必須預早了解心儀學校的取錄喜好及要求。
音樂椅效應 小二至小五插班名校機會激增
在移民潮影響下,今年多間名校均出現罕見的學生流失潮,有傳統名校全校有六十名學生退學離港,流失率高達一成,亦有些名校多年來首次登報招收各級插班生。資深升學專家梁永樂坦言,這是多年來罕見的情況,各校亦希望收足學生,對於家長來說,的確是替子女插班入名校的黃金機會。梁永樂說,今年的確多間傳統名校均罕有地招生小二至小五插班生,不過名校始終是受歡迎的,永遠也受家長們的歡迎,相對以往來說,家長替子女插班的選擇的確多了,子女成功插班的機會亦較往年大。
2021小一叩門攻略 受歡迎名校競爭依舊激烈
根據教育局公佈,2021/22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共有49,749個申請,較過去幾年少,這是否代表學生獲派入心儀學校的機會大了?曾任明報教育組組長、資深升學專家梁永樂提醒家長,千萬別有此錯覺,因為受歡迎的學校,即使全港報小一的人口大跌,受歡迎的學校或傳統名校,依舊令家長趨之若鶩,競爭依舊激烈。若家長希望於派位後爭取叩門機會,必須事前做足功課,把握叩門須知及契機。
稱非搶他校學生 津小校長:收插班有君子尺度
【明報專訊】移民潮下,向來受歡迎的學校出現空缺,學生有望轉到心儀學校,然而全港學生人數減少下,部分學校最終或因學生「轉走」而受衝擊。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稱,其校招收插班生有「君子尺度」,不會盡用上限,但有學生退學,也希望挑選合適人選填補,而不是要搶走他校學生。指有位不招生是浪費學位-本身是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的張勇邦稱,近兩年退學人數明顯增加,去年9月至今累積共16人,但認為以全校700至800多名學生來看,數字不算很多。
家長爭子女躋名校網 校長籲聽孩子意願
【明報專訊】部分名校近期招收插班生,小學插班生名額大多分佈於小二至小五。有小學校長稱,高小插班位競爭度不比初小低,家長力爭子女躋進「名校網」,以鋪排升讀心儀中學。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徐區懿華稱,在過去的插班生面試中,發現有約三分之一學生未有心理準備轉學校,有人直言「媽媽話考便考」,她認為父母要與子女充分溝通後才決定,「不要人轉你又轉,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