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創意多媒體達人企劃暨Adobe 國際專業認證專家 ─ 香港區比賽頒獎典禮」早前於會展舉行,兩項活動均由上奇科技有限公司主辦,Adobe 國際專業認證專家 ─ 香港區比賽 亦與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合辦。學生除參加比賽外,亦同時為自己考取國際認可的Adobe設計軟件專業認證,可謂一舉兩得。以下一起聽聽得獎學生的心聲,以及教育界對創意多媒體學習發展的意見。
Adobe 國際專業認證專家 ─ 香港區比賽得獎學生感言
學懂調節個人心態
就讀於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的黃子聰,由小學開始已對修圖甚感興趣,於香港區比賽中獲得金獎,及後代表香港出戰上年7月於美國舉行的Certiport’s Adob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World Championship世界賽。黃子聰指世界賽當日,大會設定了題目,要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為非牟利團體設計海報作為宣傳,並需於6至7小時內完成,過程算是相當緊湊。除為港增光外,並認識了一位來自保加利亞的參賽者。他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懂調節個人心態,一開始時擔心辜負大家的期望,而令自己很緊張。但反思過來,既然一場來到不如盡力比賽更好。他提醒有意參加比賽同學緊記不要讓機會白白流失, 一定要好好把握。

個人奪得4個獎項
於香港區比賽中個人奪得4個獎項的郭維迪,就讀於將軍澳官立中學,雖然本身對科技很有興趣,卻是首次參加關於設計的比賽。郭同學指,比賽大致分為兩部份,個人對於平面影像比較熟悉,反而動態影像方面信心不大,最終個人奪得4個獎項,感到非常驚喜,亦感謝學校及老師的支持。
對於學校獲得香港區決賽的最佳參與獎,姚寶琼校長表示,全靠老師推動,學校的角色是提供資源讓同學們追夢。現時除添置了iPhone讓同學拍片外,亦將原有的金工木工室改為Steam Lab,為同學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此外,亦與城大合作,為老師提供有關Creative Media的培訓,希望日後能將多媒體創作融入VA課程。

創意多媒體達人企劃由上奇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並由Adobe贊助。參賽者來自本港多間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分別於平面影像及動態影像兩個項目角逐32個獎項,競爭相當激烈。
中學組
科技掌握不好另類文盲
大光德萃書院於香港區比賽中奪得初賽的最佳參與獎,校長張毅對於科技有獨特的見解,作為一間新型國際學校,所教導的正是21世紀的學習者, 除基本學習外,第三種語言就是科技,學校並不只是提供課程讓學生升讀大學,某程度上是為香港培養人材,如果錯失了人才,導致斷層是無法挽回的。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實在不願見到新一代因科技限制,而影響日後的發展,為此校方特別聘請了專才Ms. Jenny Leung,擔任Head of 21st Century Learning Design,聚焦21世紀的學習。亦因為創意媒體已融入課程,同學日常的功課便是參賽作品,一方面可以令他們感到自豪,亦可以令功課變得更有意義,透過作品與大眾溝通, 讓學生得到認同。

讓香港教育與業界接軌
中學組平面圖像最佳作品大獎由拔萃女書院的同學奪得,該校IT統籌代表聶俊傑老師表示,今年是首次參加,而契機是因為學校想重新審視IT課程,融入數碼多媒體創作是其中一個目標,加上部分同學參加了ACP課程,因此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做到最好。劉靳麗娟校長則指,學校願意推介不同的比賽給學生,是希望學生離開學校前,已經好好裝備了自己。科技發展得很快,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僱主聘請新人都希望能馬上見到成績,所以是時候讓學校的學習與業界接軌機會,能讓學生紮實地學習,同時實質地應用,才是最好的教育。

小學組
將多媒體融入Steam課程
囊括平面圖像小學組所有獎項,並於動態影像奪得3個獎項的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是這次比賽的大贏家。負責活動的王穎妮老師表示,疫情上網課時,發現很多學生對多媒體創作感興趣,因此開辦了媒體創作KOL興趣班,今年更由去年的5班增加至14班,例如電繪、Photoshop及KOL等,所以鼓勵學生們參加比賽。校長陳嘉碧指,雖然現時主要以興趣班形式運行,但來年打算將它納入STEAM,讓高年班的學生全部都有機會參與多媒體創作課程。

由推廣閱讀開始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於動態影像小學組中獲得最佳作品大獎及優異獎兩個獎項,陳小燕校長分享時指,因疫情關係,活動只能於網上進行,教師很想推廣閱讀,於是想出讓學生將書的內容,以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去拍成影片。學生最初對動態影像不太認識,透過摸索實踐掌握更多技巧,實踐了自學,產生了成功感, 縱然因疫情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但卻讓他們無界限地尋求自己想學的知識,適逢有這個比賽,因此很值得推動學生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