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歷史的意義在於鑑古知今,借鑑前人智慧,認識今天世情。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同學會)每年舉辦「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及「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藉此鼓勵年輕一代研習中國歷史,加深對國情的了解。大會於1月7日在香港大學王賡武講堂舉行2022年度頒獎禮,頒發獎項予在國史研究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生。

頒獎禮由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會長何漢權主持,並邀得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擔任主禮嘉賓,聯同多位傳媒機構代表頒獎。蔡局長在致辭時讚揚,參賽學生對不同的歷史事件、人物及課題作深入研習和撰寫專題文章,得獎作品題材多元,同時體現了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水平;另寄語學生透過研習中國歷史文化追尋人生智慧。
另設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
何漢權會長在頒獎禮上感謝教育局和各界對同學會,以及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及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兩項活動的支持。他認為,國民教育之根本,實源於國史教育,同學會期望藉舉辦該兩項活動提升中學生對國史的興趣和關注,實踐國民教育,加強他們對國民身分的認同。

今屆共有兩名學生獲頒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分別是畢業於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的駱婉琦同學,以及畢業於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現就讀香港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雙學位學士課程一年級的陳祉昕同學。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方面,初級組和高級組同樣頒發兩個一等獎。
![]() |
註冊成為《香港學校網》會員 兌換「ECA Expo 2025」課外活動節VIP入場券 5月3-5日香港會展見! 立即註冊! |
多年來積極參與評審工作的香港大學名譽院士丁新豹教授樂見歷屆比賽反應踴躍,參賽學生表現和得獎作品水平持續提升。他憶述,2010年,舉辦首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當時社會泛起歷史無用論,質疑中國歷史研習的意義和價值。同學會透過舉辦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讓中學生明白研習國史的重要。活動舉辦至今逾十年,共有29名學生奪得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分別在本港和內地頂尖學府攻讀歷史、文學、哲學、考古,以至法學。他們不但優秀,而且充滿理想,以推動歷史普及為志,令人鼓舞。
========================
實事求是 以人為鏡
大會安排今屆兩名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於頒獎禮分享獲獎感言。駱婉琦同學表示,研習歷史讓她學會實事求是的精神,兼收並蓄,採取不同的觀點,與客觀材料作比對,打破固有想法,提出新的見解,只有不斷推倒重建,才能接近歷史的真相。陳祉昕同學表示,研習歷史可以追根溯源,了解自己從可處來,並以人為鏡,從相似的歷史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故此,她認為不僅要了解歷史,更應以客觀真實的態度學習國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