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溫暖之光,照亮學子的成長征途;以深切關懷,啟迪學生的璀璨前程;以實際行動,幫助學子的夢想翱翔!
在當今教育的舞台上,優秀教師所擁有的,不僅是淵博的知識,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堅強後盾。陳承綱老師,作為聖公會聖匠中學的一名傑出數學教師,憑藉其豐厚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無微不至與關懷,贏得了廣大學子的衷心愛戴與尊重。在他的課堂上,數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公式和定理,而是與生活緊密相連、充滿實用價值的智慧工具。在此次採訪中,陳老師慷慨地分享了他對教育的獨到見解,以及在維繫師生關係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寶貴經驗,充分展現了他作為教育者的謙遜態度與執著。
在學生的心目中,陳老師不僅是一位教學嚴謹、學識淵博的教師,更是他們親密的朋友和人生的導師。他的課堂風格幽默風趣,常常以輕鬆愉悅的方式,將複雜的數學概念講解得清晰明瞭,生動的實例讓每個學生都能輕鬆融入課堂的氛圍之中。課後,他也樂於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耐心指導他們的功課。與同學們相處時,陳老師如同一位知心朋友,能夠輕鬆地聊起各種話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種和諧的互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在求知的旅途中感受到了溫暖與支持。
在聖公會聖匠中學,陳承綱老師的教育征程已逾十載,他宛如一位智慧的引導者,帶領著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與成長。他身兼數學科主任等多重職責,同時熱心參與課外活動,擔任戰棋學會的指導老師。憑藉他深厚的知識底蘊和對學生的無微不至和關懷,陳老師連續兩屆榮獲「最受歡迎教師」的稱號。這份榮譽不僅彰顯了他卓越的教學才能,更體現了他在學生心中所樹立的溫暖形象與深遠影響,成為他們求知路上的明燈與堅強後盾。
榮譽背後的謙遜情懷
面對獲獎的榮耀時刻,陳老師表現得異常謙遜,他說:「這或許並非實至名歸,我們學校有許多優秀的教師,而我不過是其中的普通一員。」他微笑著回憶起他所教導的學生們,認為自己只是恰好遇到了更加活躍、更加積極的班級。然而,他內心的喜悅卻無法掩飾,尤其是當他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積極發言時,那種由衷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他深知,學生們的支持與認可,不僅是對他教學工作的最大肯定,更是他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每當收到學生們的感謝與鼓勵時,他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這正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師生關係的深遠影響
陳老師認為,在當今社會,良好的師生關係尤為重要。與過去只能向老師請教以解答疑慮的情況不同,如今同學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了解知識並非難事。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他們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師生關係,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深切關懷。在這種關係中,老師不再只是威嚴的傳授者,更是與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前行的夥伴。陳老師也提到,在教學過程中,他並非單向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學生們也會與他分享他們所了解的知識,這種交流讓師生之間形成了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係對同學們學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陳老師愉快的課堂上,同學們不知不覺間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以及課外的拓展內容。在課後的輕鬆聊天和歡聲笑語中,都離不開數學的話題,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和熱愛。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數學不再只是冰冷的數字和公式,而是充滿了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在中學階段,數學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難免會有同學對數學缺乏信心或興趣。對於這種情況,陳老師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教學策略。他將學生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這類學生無需過多干預,他們會自主學習;第二種是對數學興趣不大的學生,他們認為數學不太實用。陳老師強調,數學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培養他們的興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參與趣味活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最後一種是抗拒數學的學生,這類學生較難處理,因為他們的學習興趣極少,甚至因為抗拒而不願提及。對於這類學生,最好的方法是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成就感,讓他們在教導其他同學或較低年級學生的過程中,逐漸找回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成長路上的指引者
陳老師在教學上對同學們悉心指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為他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許多同學表示,陳老師的教導給予了他們深刻的啟示和無限的力量。當尹同學初到港感到不適應時而沮喪時,陳老師耐心地開導她:「做好自己即可,不必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這番話讓她感受到了溫暖,也重新找回了自信。當羅同學對未來感到迷茫時,陳老師耐心引導與支持,讓他逐漸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並努力前進。此外,王同學提到,陳老師的課堂不僅講授數學知識,還融入了英文教學和人生哲理,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領悟到了更為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書背後的真情流露
陳老師曾回應過一位同學的發問:「是否很喜歡教書?」這讓他印象深刻。他坦言,對於教書一開始並非出於熱愛,而是源於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擔心同學們因為某一科目成績不佳或未考取心儀的大學而難過和後悔。為了陪伴同學們走過這段迷茫的旅程,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們,幫助他們籌劃未來。雖然同學們在求學路上可能會繞遠路,但最終都能帶著笑容回來與他分享經驗,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他認為,以行動影響行動、以生命影響生命是尤為重要的教育理念。

師心寄語
陳老師對同學們的成長關懷備至。他認為,在當今的香港社會,讀書升大學並非唯一的出路。雖然讀書成績優異固然重要,但未來仍有無限可能。他更注重同學們的學習態度、處事能力、對校園生活的投入程度以及是否願意在所就讀的學校努力學習並發展未來。他想將一句話傳達給學生:「Work hard and play hard!」他希望同學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能專心致志、敢於承擔責任;而在閒暇時光裡,也能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
文:雷璐瑶、林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