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裏,今年九月份發生了一件讓人興奮不已的大事——學校以「電車」為主題,重新裝修了我們的圖書館,現在它有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叮叮圖書館」
走進「叮叮圖書館」,就像穿越到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電車世界。書架被設計成了電車的車廂模樣,一節節相連,每節車廂上都標有不同的書籍類別,同學們可以像乘坐電車一樣,在不同的車廂間穿梭,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籍。
受訪的同學們都紛紛表示最喜歡圖書館內的「電車閱讀室」。「電車閱讀室」其實是一架仿製「120號」的戰後電車。同學們可以坐在「120號電車」裏,一邊閱讀關於電車的書籍,一邊想像自己正乘搭着電車,在知識的軌道上飛馳。自從「叮叮圖書館」開放以來,每天下課後,這裏都成了同學們最嚮往的地方。它不僅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閱讀學習,還激發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無限嚮往。


「叮叮圖書館」的展望:激發學生對歷史與閱讀的熱情
在最近的一次訪問中,圖書科主任馮老師分享了她對「叮叮圖書館」的期望。她表示,希望同學們能在這裏「喜愛閱讀、享受閱讀」,並透過120號電車、牆上的照片和展覽品,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激發同學對本地文化的興趣。
在被問及對於現在的圖書館與昔日圖書館的看法時,馮老師表示她對兩者都持肯定態度。她提到,昔日的圖書館以「海洋」為主題,更貼近自然,象徵着知識的無窮無盡;而當前的圖書館則以「電車」為主題,展現出濃厚的本土香港色彩,意義深遠。雖然兩者主題不同,但都肩負着「鼓勵閱讀」和「保育」的重要使命。

探索閱讀與社區的美好連結
陳校長表示,選擇「電車」作為圖書館的主題,源於電車在港島區居民心中的重要性。每一天,無數學生和家長都會搭電車上學和上班,因此將這一特色元素引入圖書館,希望能為同學們的閱讀體驗注入生動的社區文化。陳校長還分享了他的靈感來源:「我每天上學時都會看到電車經過,注意到乘客對周遭事物的關注。在閱讀時,我們也應該慢慢享受書中的內容。我希望將這兩者結合,創造出新的元素。」
在談到學校的電車課程與圖書館的聯繫時,陳校長提到低年級的學生將學習如何製作以電車為主題的繪本,這不僅讓同學們發揮創意,也可以將他們的作品與社區串聯起來。更重要的是,同學們能夠在乘坐電車的過程中,邊閱讀自己的作品,邊欣賞沿途風景。此外,高年級的學生則會參加電車導賞課程,將所學的電車文化與歷史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林心愉、梁珈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