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內地近年都積極推動創科教育,發展各有特色,值得互相借鏡與學習。10月4日至6日期間,灣仔海濱花園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心繫家國之港深學校創科薈萃2024」(下稱港深學校創科薈萃)。活動有近百所香港及深圳中小學參加,展出優秀的學生創科作品和STEAM教育成果,並藉此交流。大會更準備了精彩的無人機表演,在灣仔海旁上空展示國家在不同科技領域上的驕人成就,並與入場人士一同慶祝國慶75周年。

港深學校創科薈萃由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及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主辦,並得到團結香港基金、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以及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等團體參與合辦。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數字政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以協辦單位身分,予以支援;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則擔任指導單位。


活動開幕禮於10月4日傍晚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處長何金暉博士、深圳市教育局處長李雅萍、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校長、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主席源廸恩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副主席黃金蓮修女、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副主席招祥麒博士,以及香港補助學校議會副主席陳偉倫博士。


港深學校創科薈萃有近百所學校參加,當中包括本地直資學校、直資 / 補助學校、補助學校、官立學校、津貼學校,以及30所來自深圳市不同地區的中小學。參與學校展品種類多元化,有優秀學生STEAM作品、曾在學界或公開比賽獲獎的項目、特色校本STEAM課程的介紹,以及先進的教學器材等。配合國慶75周年的主題,不少學校更精心挑選跟中國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相關的STEAM作品。除了攤位展覽,還有一系列精彩的學生文藝表演,如中樂演奏和民俗舞。
活動的焦點節目是10月4日傍晚舉行的無人機匯演,1,750架無人機分別以海、陸、空為主題,砌出一組又一組精美繽紛的圖案,展示國家成立75年來在不同領域取得的卓越創科成就,包括航天航空、大型運輸、基建設施、環境勘探,以至農業生產等。精彩無人機表演亦吸引不少來港遊覽的旅客觀看及拍照,場面熱鬧。

=========================
參展學校攤位各具特色
英華書院是其中一間參展學校,校方特別選取多個曾經在公開比賽及海外展覽展出的學生作品,其中包括充滿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電子舞獅。透過編程技術,配合語音、動作和畫面,展示舞獅表演的動感,讓觀眾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三梁均溢同學表示,學校歷年來都有參加創科薈萃,今屆首次有內地學校參與,正好是一個難得互相交流及學習的機會,內地學校在創科教育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希望日後有更多機會跟內地學生合作。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是另一所參展學校,是次特意選取多項糅合中國文化元素的學生創科作品,其中最具特色是Micro:bit古箏。系統透過預設的程式,模擬古箏彈奏時的聲音和音色。學生表示,平日較少接觸中國樂器,透過這個習作加深對中國傳統音樂,以至中國文化的認識和了解。該校的梁培思老師指,學校今年首次參加創科薈萃,有機會跟眾多香港和來自深圳的學校交流,是非常難得的體驗,希望日後繼續參與這項活動。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羅湖中學重視創科和藝術教育,近年銳意將兩者結合,推動跨學科學習,在今次創科薈萃中展出許多糅合藝術和創科元素的學生作品。該校的潘健兒老師指,以往一直有參與在深圳舉行的創科展覽,交流的對象都是內地學校和師生,藉着是次創科薈萃,有機會來港跟眾多香港學校交流,香港學校在創科教育方面累積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鏡和學習。她期望,日後有更多能促進港深兩地學校交流的創科活動。

深圳市福田區下沙小學是另一所參展學校,該校重視創科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傳。學校由初小開始讓學生接觸非遺傳統文化,包括舞獅和皮影戲。學生親手製作皮影並編排劇目進行表演,從中了解皮影戲的歷史淵源。校方借助科技設計了一個皮影戲體驗系統,學生在熒幕前舞動肢體,傳感器會自動捕捉其動作,在熒幕展示穿上戲服的角色手舞足蹈。校方特別將系統帶到創科薈萃會場,讓入場人士試玩,體驗皮影戲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