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OpenSchool專訊】傳統學科教育模式,在全球運作已超過二百年,但隨著社會轉型,近二十年世界的發展步伐更不斷加速,這種以教學主導的硬知識傳授已未能追上時代需要。因此,作為全球教育系統霸主的芬蘭,早於2013年便開始研究實行跨學科主題式學習的可能性,以補足傳統學科教育的不足之處。至於香港,亦已有不少學校按校本需要,陸續開展富特色的主題式教育,除近年主流的STEM外,還有藝術主題、閱讀為本、生命教育、情境學習,甚至是企業家精神等多元化的主題式學習,可見教育工作者為了培養廿一世紀人才,絞盡腦汁。今期我們就嘗試探討主題式教育的內涵與其在香港實行的可能性,讓家長能掌握更多這創新教育的資訊,在培育孩子時亦可參考借鏡。

主題式學習的意義

廿一世紀社會所需的人才,不再單純要求學歷的優越或某一專科的突出表現,而更重視共通能力與靈活轉化知識的應變力。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的Irmeli Halinen曾表示:「學生只在學科上表現良好,並不足以應對現今和未來社會,學生需要學習更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能力。」因此,現代教育並不能只單靠學科知識傳授,而需要加強培訓學生的多元跨學科能力,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掌握終生學習的策略,以應付未來多變的社會。

因此,能與生活連上關係,以學生需要為主導的「主題式學習」便成了實踐現代創新教育的重要手法。於2020年開始於芬蘭全國推行,與傳統學科教育並行的「Phenomenon Method」,稱「主題式學習」或「現象式學習」,即透過某一特定主題或設定問題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討論,不再將重點放於「老師要教些甚麼」,而是放在以學生為本的探索過程,內容都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主導,刺激學生思考、自行找尋答案,老師在當中飾演資源提供者、協作者的角色。這樣有助提高學習動機,亦可避免學生流於傳統單向接收知識,對未能直接與生活產生連繫的知識,容易產生「我為甚麼要學這東西?」的困惑;而其探究過程通常以團隊合作進行,學生能透過分工,發掘及發揮不同特質,正好呼應現代教育中提倡多元智能的精神。

發展七大生活能力

芬蘭教育工作者曾於2015年發表《Making Sense of Complexity of the World Today: Why Finland is Introducing Multiliterac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文章,當中提到現代學校教育所需具備的七個發展原則,就是為了促進學生成長,使之成為能擁有知識、技能、良好價值觀、態度和意志的廿一世紀公民,而這七大範疇亦是環環緊扣的生活能力:

  1. 思考與自學能力(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learn)
  2. 文化素養、互動與表達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action and selfexpression)
  3. 自理能力、管理日常生活能力(Taking care of oneself and managing daily life)
  4. 多元素養(Multi-literacy)
  5. 資訊科技能力(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etence)
  6. 工作生活能力與企業家精神(Working life competence and entrepreneurship)
  7. 參與、影響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Participation, involvement and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甚麼是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學生亦能透過不同學科或活動學習強化共通能力,並將之運用在不同學習及生活之上。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創造力 自學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香港的主題式教育

既然芬蘭已落實全面推行主題式學習,那這種創新教育在香港的
發展又是如何?其實隨著「STEM教育」得到教育界廣泛關注開始,跨學科學習已開始蘊釀。因為「STEM」本身已涵蓋了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四個範疇,而其實這只是創科教育其中四元素,而不是全部,所以要讓學生建立整全的創科思維與精神,跨科學習是重要的手法。

當創科教育以觀察、紀錄、比較這類科研手法的姿態逐步融入常識科,甚至是中、英、數、體藝等科目之後,其實已有不少學校開始將主題焦點移離「創科」,轉移到設定研究主題或解決問題之上。即由老師在統整學科課程內容後,「以解決某一主題」的模式設計學習內容,透過正常課時之外的活動進行探究,或在正常課時內融匯學習。

如香港教育局就曾於2014年提出過《主題式教學法》的內容建議,以「香港的植物」為主題,即涵蓋了「科學」、「科技」、「社會」幾個範疇,學習內容則可以多種生物存在、植物特徵與生命過程等作方向,過程中學生需透過觀察活動、列舉比較、搜集資料、作出推論來體現創科精神,亦可在報告及匯報部分連繫中英文寫作及演說技巧,甚至是以視覺藝術角度呈現香港的植物。

透過這例子,大家可想而知主題式學習的靈活多變,跨學科廣度甚高,因為有了主題,讓學生明白相關知識、技巧的實用性及與自身的關係,學習興趣提升自然能增加投入感與互動,學習效能也更顯著。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考試是主題式大敵

然而,就是因為主題式學習的跨度廣、夠靈活,所以老師在課程上也要花更大的心思與跨科合作來設計內容,即教學資源需重新編配;而最大的難題,則來自考評不能以傳統模式一概而論,所以主題式學習要在香港正式推行確有一定難度。因為傳統觀念上,仍然重視考評結果,以考試成績定高下,升學準則也以學科計分為準,當主題式學習以探討式進行,沒有既定答案便沒有確切客觀的標準,一切視乎學生的自律性與考評者的公平性,便容易產生爭議,所以相信短期內,主題式學習只能以輔助形式於香港教育界出現,但其對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具有正面意義,則不用置疑。

日常生活建立共通能力

雖然在學制上,推行主題式學習尚有不少難題有待解決,然而孩子的成長不等人,想把握時間,讓孩子成為良好的廿一世紀公民,建立芬蘭教育家所說的七種生活能力,不必全然依賴學校教育,家長還是可以透過日常生活,幫助孩子建立基礎,配合學校教育發展, 自然能讓孩子更易吸收知識,強化共通能力。而廣受教育工作者推崇的閱讀, 更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專注力與想像力的重要工具,家長不妨以此作為入口,透過親子繪本閱讀,陪伴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身為兩女之母的繪本圖書作家林凱思(Libby)指出,「對於成年人來說,在繁忙的生活中,閱讀可能相對地不重要,但對小朋友來說,好的圖書便是他們的小宇宙,甚至是他們成長中重要的基石。」原來這也是Libby的真實寫照,她說:「童年時家境清貧,直至八歲才擁有第一套自己的圖書,那是一套給幼兒看的外國繪本詩集,當時的我深深被書裡的圖畫吸引,並從中想像原文以外的故事。」原來當時她的英文水平並不足以掌握詩集內容,所以對書裡的文字無甚感覺,但因為圖畫吸引,不但使她希望自己也能成為畫家,畫出漂亮的作品,更啟發了她的想像力。她更笑言那書裡的一花一草、構圖畫功至今仍深深刻在其腦海,可見一本好書對個人成長有深遠影響。

Libby 自2011年起,放下高薪厚職,全情投入照顧女兒後,亦重拾畫筆,於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修讀兒童插畫,並開始出版其繪本作品。這個決定除了是源於童年夢想,也源於一個媽媽希望透過繪本向女兒灌輸正確價值觀的心願。她指出:「我曾在女兒的學校當圖書館家長義工,看見孩子會為喜歡的書不斷回來重看,便覺得兒童繪本的感染力很強大,但有一些我認為重要的理念,在當時的書架並找不到,便興起自己來創作的念頭。」而這念頭也促成了其繪本作品的出現。

親切故事提升閱讀動機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世界變得快,今天的小朋友接收資訊的速度更快,因此《狼來了》、《小紅帽》之類的傳統兒童故事已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感較強的小故事,讓孩子容易投入,產生共鳴與反思。不過,香港現時的兒童繪本多來自外文翻譯或台灣出版,內容難免與香港兒童產生距離,而林凱思的作品,正好填補了這個空間,讓香港的兒童讀者,透過親切的人物遭遇投入角色,引起反思,從而建立正確價值觀。如《Checklisted Beauty清單美人》、《Ten-Star Service十星級服務》等,都是借助常見的生活化情節和人物,帶出某些價值觀的反思,分別讓孩子不要過分追求外在美和要懂得感恩。而《Crispy Children脆炸兒童》更透過少有的兒童驚慄喜劇手法,帶出良知與權威之間的取捨,小朋友看得既驚且喜,也為家長帶來反思,是本破格的兒童繪本讀物。

幼兒憑視覺理解繪本

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的Libby,憑著專業知識與觀察一對女兒的成長,對兒童心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在修讀兒童插畫課程後,更令她注意到繪本對兒童成長的功能性。她指出:「小朋友在識字之前,只會看圖畫,憑視覺理解故事內容,而不是靠閱讀進行理解。他們會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理解角色的狀態是開心與否,正如他們在未聽懂人類語言的階段,便會憑身體語言、表情來理解別人,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因此,她認為繪本圖書十分適合幼兒觀看,而好的繪本更能引發想像力,讓他們藉著繪本進入另一個世界,而這顆想像力的種子,將會在孩子的人生不同階段發揮不同作用。就如宮崎駿的作品,很多人在童年看了只知好看,到多年之後,有了點人生閱歷才明白深層意義,所以家長不必在意孩子現在懂得多少,只要都是善良的題材,能讓他們記住便足夠。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幼兒主要以視覺理解世界,所以繪本上的人物表情和造型都經過細心的設計,才能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容。

至於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在識字之後閱讀繪本或故事書,不但是學習理解、吸收知識的過程,若孩子能投入故事,往往會帶來反思,甚至得到療癒,對培養同理心與敏感度有正面作用。她認為:「故事往往能為我們帶來生活認知以外的世界,透過角色的遭遇,讓讀者感受其所想,從而理解人情。當一邊閱讀,一邊代入其中,反思亦會同時出現。愈多反思的人,對周遭世界的感覺相對更為敏銳,也會更瞭解自己,有效地整理個人思緒,而這些能力往往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閱讀題材由孩子主導既然繪本故事在孩子成長佔有如此重要的席位,家長該如何替子女選擇合適的故事書?Libby認為應以孩子的喜好出發,甚至由孩子主導,自行選擇,家長只需多帶他們到圖書館、書店,讓他們可隨意選擇喜歡的題材即可。她認為閱讀不是工作,不需訂下目標,而該由他們作主導,才能有效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家長要避免批評孩子的選擇,即使他們偏好看某類題材的書,也應讓他們看個夠,直至他們看厭了自然便會轉看別的。」

其實孩子偏好看某類題材的書並非壞事,因為反覆重讀同類型故事,能幫助孩子掌握某些用字、文句組織,有助培養良好的語感,較天天閱讀不同類型故事更佳。至於家長也別對親子閱讀過分解讀,以為要聲演角色、演活故事,Libby認為大家只要輕鬆地陪孩子閱讀,享受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便足夠,因為對孩子來說,這種方式將更有效地培養閱讀習慣。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除了親子閱讀,Libby 也會跟女兒進行親子繪畫,無論是旅行或外出吃飯都常備畫具,讓孩子隨時發揮想像,畫出所想,是讓孩子抒發情緒、表達自我的上佳方法。

藝術展現真善美價值

除了繪本閱讀,藝術創作同樣是主題式學習的重要工具,這從近年STEM加入了藝術元素(Art),變成STEAM便可知一二。因為很多人也明白藝術除了能讓人發揮想像和創意之外,同時也是感性抒發的渠道,只有真實不假的創作才能成為感動人心的藝術品,這亦是體現對真善美價值的追求,當孩子能在藝術氛圍中成長,其創造力、好奇心也相對地保存得更好,而透過藝術教育,更能讓孩子學懂欣賞別人、欣賞自己,這些不但有助孩子在未來掌握主題式學習的方法,同時對孩子成長有莫大裨益。

ART PLAYGROUND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何佩玲(Rita)指出,現時坊間舉行不少繪畫比賽,但她對此並不以為意,也少有建議學生參加,因為孩子畫畫應以興趣為先,而非藉著比賽換取一紙證書或得獎虛榮。加上現時很多小朋友都因應家長在學業上的要求而學習繪畫,往往因為家長的期望,對小朋友形成壓力,不但破壞了他們原有的創作力,甚至是浪費了他們的才華。

Rita說:「我們主張引導小朋友創作自己喜歡的題材,讓他們主導畫畫內容,使他們感覺到畫畫的樂趣和自主性,這些快樂都能透過其作品表現出來。相反地,當小朋友是因為學業需要而來,缺乏了興趣的推動,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便會缺乏個人思考,往往只跟從導師指示作畫,作品欠缺生命力。」這樣便容易令本有藝術才華的孩子,慢慢放棄創作,才華不展。

親子亂畫再創造

這個親子作畫的特色在於鼓勵親子互動與溝通,既好玩又能發揮想像,因此家長不必對畫畫效果太過介懷,盡管享受過程。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STEP 1
準備白紙與木顏色筆;

STEP 2
由孩子作主導在白紙上隨意
畫線,直至其認為足夠停下;

STEP 3
父母於線條中找出有形狀,用顏色筆框出所選形狀;

STEP 4
將所選形狀重新畫於白紙上,並與孩子一同填色再創作。

放下批判多加讚賞

因此,Rita認為家長應放開固有思想,讓孩子按個人興趣選擇課外活動,又或不以考試成績為畫畫目標,這樣會較易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她更建議:「在面對孩子的作品時,家長應放下批判之心,不要以成年人的標準衡量作品的『美』,而應多讚賞孩子的努力和用心。」因為她認為,一般幼兒的小手肌和手眼協調還沒完全發育,要求他們畫得準確和有技巧是不設實際的想法,過分要求與批評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他們愈見畏縮,對學習與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Rita認為家長應放下批判心,多對孩子作鼓勵,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創作同時培養品德

在美的追求以外,真與善也是藝術創作中不可缺的元素,所以Rita十分強調「自己幅畫自己畫」,希望孩子能憑著個人努力、老師的引導,完成自己的作品,建立自己的風格,從而獲得成功感,而杜絕坊間為了達到比賽目標或家長要求而代學生作畫的情況。Rita說:「當孩子畫不到所需的效果,我們幫他處理了,甚至修飾得很美,那便會讓孩子接收到錯誤訊息:『原來自己不必努力,也會有人幫我完成。』那以後做任何事也會生起這種心態,這絕對不是我們想灌輸給小朋友的價值觀。」

Rita雖不鼓勵學生參加比賽,但就常常帶領他們參與慈善團體的畫畫活動,希望藉著富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在享受畫畫樂趣之餘,也建立關心別人的美德。她指出:「透過慈善活動,學生能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認識別人的需要,讓他們知道可透過藝術創作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這對培養同理心相當有幫助。」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幼兒的創作並不拘泥於神似或技巧,而在於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大膽的用色往往令人驚喜。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比起畫畫能力的培養,Rita更重視藝術教育為孩子帶來正確的價值觀,因而選擇跟不同慈善團體合作舉辦活動,讓學生能從中體驗行善之樂。

創新科技不等於STEM?

前文提及近日STEM加入了藝術元素,成為「STEAM」,然而這種說法,對一般家長來說是更模糊了視線,讓他們弄不清楚究竟甚麼是「STEM教育」。其實香港教育界所說的「STEM教育」,即「創新科技教育」,然而這解釋並不全面,因為STEM的名字,將創科教育限制於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四個範疇,加入藝術亦只是一種手法的呈現。

完整的創科教育,並非單指學習科技範疇的知識,而是需要培養孩子的「創科精神」,當中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意解難、科研態度等等的訓練,更涵蓋知識、技術、藝術、道德等層面。所以創科教育其實不是想像中的高科技產物,反倒是以動手動腦為基礎的低成本活動,家長絕對能從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探索,讓孩子能在閱讀、藝術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創科精神。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黃金耀博士認為年紀愈小的孩子愈有創意,因此培養創科思維的最佳年齡,應為3-10歲之間,家長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啟發也有很大幫助。

創科可以很廉價

得到香港教育局的加持,近年於中、小學,甚至幼稚園都打出STEM教育的旗號,在教育局資助下進行大大小小的改裝、添置設備,以配合創科教育的發展,令不少家長誤以為創科教育就是學習創造高端科技產品,然而已有二十多年推行創科教育經驗的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博士就指出,高階的創科教育當然需要相應的設備來配合研發,但中、小學的創科教育並非高不可攀,而是絕對貼地。

黃博士認為創科教育首要著重的是「創意」,繼而是「動手」,再而「動腦」,最終目標是「解難」,這四項當中都不以金錢掛帥,而以人為本,因為創科教育的目的,最終是解決人類生活的問題,因此,創科精神的培養,應由最基本的動手動腦開始。他說:「其實創科教育是要學生自行找出問題,再由學生自行解答。因為傳統教育由老師提出問題,一般都有標準答案,那便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而在創科教育過程中,老師只需從旁觀察、協助即可,而且不應過分參與,以學生主導學習,這樣才能令學生投入當中,主動探索。」所以老師在這個時候,應該放下身段,不必過分擔憂學生會犯錯,只要能確保他們在安全情況下進行各種研究便足夠。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這隻由人字拖改裝成的滑鼠,是為解決手部傷殘人士使用電腦困難而設,可見創科教育亦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黃博士更建議家長可在家為孩子提供創科研究的環境,那就是「破壞空間」,讓孩子能藉著「解剖」廢棄的家居用品、電器來認識機器結構,並將有用的零件循環再用,這無疑是最廉價的創科學習。他更舉例說:「陳易希最初也是我們的學生,他自小就對機械設計有興趣,其家中就有這樣的破壞空間讓他研究、發揮,不必花錢買電腦、機械人,已達到觀察與動手做兩大創科教育的重點。」反映創科真的可以很廉價。

創意思維從高小開始關於創科教育,現已開始滲透幼稚園,但主要都以遊戲形式讓小朋友熟習編程概念和邏輯,至於系統性的創科訓練,一直為不同年級學生與老師提供各類創科培訓的黃博士認為,創意會隨著人的年紀愈大,愈容易受經驗與害怕失敗而減弱,因此小學生的創意較中學生為佳,所以由高小階段開始進行主題性創科訓練最為理想。

黃博士建議家長除可讓孩子參與一些相關學習課程外,亦可參考其於2016年發表的「五層創科教學法」,有系統地逐步引導孩子實踐創科學習。第一層是「平面知識增潤」,即以閱讀、資料搜集形式,瞭解不同創科知識;第二層是「立體知識增潤」,即透過實體接觸瞭解創科知識,如多到博物館、郊野公園觀察;第三層就是「動手模式」,讓孩子親自動手做小實驗、小工程,家長可從旁協助,陪伴孩子在失誤的過程中找出正確的方法,這樣有助他們瞭解前因後果,培養不斷嘗試和檢討的精神;第四層就是「接受特定條件的解難挑戰」,即透過參加遊戲或比賽,就指定問題提出解難方案,過程中可運用前三層所掌握的知識與技巧,達到動腦動手的目的;第五層是「開放式解難挑戰」,亦是創科教育的終極目標,即孩子透過留意日常生活,找出生活中所遇的問題,然後發揮創意,藉著科學知識與創新科技,設計出解決難題的新產品。

踏進主題式學習年代
創新科技設計其實可以是很簡單的設計,但就能解決不少人類生活的煩惱。如這隻教導大家正確使用筷子的手套,便是一大例子。

透過五層教學,不但有助孩子建立創科精神,更能在第四層過程中訓練孩子學懂遵守法規。黃博士指出:「參與比賽時,有些學生會作出違反規則的改裝,或借助規定以外的設備完成作品,這些事情在日常學習不會發生,但在比賽過程中便能令學生明白謹守規則的重要性,否則,將來成為工程師的話,這些違規行為便會做成很多為社會問題,如豆腐渣工程、偷工減料等情況。」與此同時,第五層的最終目標更是讓孩子成為關心社會需要的未來公民,以創意令世界變得更美好,可見創科教育也融滲了道德教育。

觀乎閱讀、藝術或創科學習,都離不開啟發創意思維、培養良好價值觀,反映無論教育手法怎樣變,始終都為引導孩子向善,改善世界,推動社會向前進步而努力,所以父母也要學懂與時並進,瞭解孩子的興趣與未來社會所需,讓孩子以合乎興趣與性格的方式探索世界,發揮所長,避免以傳統教育觀念束縛孩子的學習,令他們在壓力之下才華不展。

啟發幼兒創科心法

  1. 觀察
    0-5 歲孩童正值好奇心最旺盛之時,其主要透過實體接觸來認知世界,因此家長可多帶孩子到戶外觀察周遭事物。
  2. 紀錄
    紀錄是創科研究的重要步驟,家長可藉著讓孩子繪畫所見所聞來培養紀錄事情的習慣,如於郊野公園畫下花草、雀鳥、昆蟲等。
  3. 鼓勵發問
    創科研究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提出問題是一切研究的開始,家長一方面可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另一方面則可鼓勵發問,切忌因自己未能解答而阻止孩子發問,該以平等態度,跟孩子一同發掘未知的答案。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