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OpenSchool專訊】傳統教育裡以學術成績論成敗,延伸到社會上便成了單一的成功標準,讀書能力較強的人被視為優秀,較易取得成功的一群。然而,成功又由誰定義?當我們置身發展急速多變的今天,環顧周遭才發現成功從來沒有既定標準,過往一切都只是某種主流標準,而非絕對。既然成功沒準則,我們更需探求失敗的意義。作為「成功之母」,失敗真的那麼可怕嗎?且聽聽生命教育專家,跟我們說說失敗的可愛處,幫助孩子從失敗中學懂樂觀積極面對未來。

失敗乃人生必經過程

精英教育雖說是上世紀的產物,但其在社會上始終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即使近年教育界逐漸將教育政策,轉移以照顧差異為重心,注重提拔每個學生的獨特潛質,但香港學生無論面對學業或是未來,壓力一直有增無減。其實這跟人們普遍害怕失敗所致,所以已有二十多年教育經驗的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總幹事陳穗女士認為,相比於教導學生如何取得成功,引導學生接受失敗是刻下更為重要的事。

陳穗指出:「我們常說現在的小朋友抗逆力弱,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看重過失敗的價值。盲目地追求成功,便認為失敗是不好的東西,因而令小朋友面對失敗時顯得退縮,容易放棄。」其實失敗只是人生中的學習過程,無論如何大家也會從失敗中得到成長與進步,只要願意嘗試便有機會,刻下的失敗只是未到終點而已。有了這樣的理解,成功與失敗便具有截然不同的意義,失敗也就不可怕。

原來陳穗積極推動失敗教育,背後還有著深刻的個人體驗。她說:「我自幼便被灌輸了知識改變命運、一定要把書讀好的想法,所以一直也努力讀書,當時更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來自考試得到第一名。」這種觀念直至她踏入社會為人師表也沒動搖,一直努力追逐社會框架中的所謂成功,直至有一天未能如願達到某個目標,壓力過大之下患上抑鬱症,但亦因此讓她得到喘息的機會,重新思考成功為何物,並領悟到「失敗」對人生的正面價值。

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早前於亞斯理衞理小學進行的「失敗教育周」活動,邀得馬浚偉跟小朋友分享失敗經歷,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

及早失敗更易成功

她發現其一路走來就是缺少了真正的失敗經驗,致使在成年後遇上挫折便頓失方向,透過這經歷,她發現失敗不一定是壞事,反之讓她更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價值,憑多年的觀察所得,更有感「失敗應該趁早嘗」的道理,她指出:「我發覺某些學生從小到大讀書成績也不算優秀,有時甚至是所謂的失敗者,但他們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都很高,可能是因為習慣了挫折,每次都可以很快站起來繼續嘗試。這正好解釋了,像我這類不敢面對失敗的人,當遇上失敗便完全沒有抵抗力的原因。」

另一方面,廿一世紀社會在環境、科技各方面的轉變都十分快,人們面對失敗的機率也較以往更多。如從前的人可能會一輩子安穩地從事某種工作,沒有失誤便可平步青雲,但現今社會的競爭如此大,像Steve Jobs、Bill Gates這類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其實都經歷了很多失敗才有所成,正因為他們都能在失敗之中吸取經驗,不斷嘗試創新、解難,以達到目標。因此,陳穗希望能以創新手法推行失敗教育,跟同樣於失敗中得到成長的林秋霞老師,一同構思了失敗教育的具體細節,並於2018年開始於中、小學之間實行。

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幽默教育是藉著搞笑元素、正向能量,引導學生學懂轉化思想和處事手法,以幽默化解危機。

反轉傳統教育思維

原來落實推行失敗教育之初,社會上也有不少質疑,有老師擔心家長的反應,懷疑為甚麼要教孩子失敗而不是成功,但陳穗就認為必須將大家不敢面對的失敗說出來,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成長。「當學生的成績不如理想,背後總有他們的原因,與其只是鼓勵他們努力讀書,說說加油之類的話,我們應該更貼地,給他們一些經歷,讓學生能從中找出何謂失敗,何謂成功?」因為得到一些學校校長支持,失敗教育陸續在不同學校中實踐,年多以來已得到不少正面迴響,更得到教育局的關注。

過程中,不但看見學生的轉變,也看到老師的轉變。陳穗解釋道:「因為老師工作實在忙碌,有時可能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對其定性,缺乏空間認真瞭解不同學生的特質。透過失敗教育的活動,老師有機會在課堂以外,看到學生的可能性,協助學生建立自信。」不少老師也在活動中看到學生的另一面,因而明白其課堂表現不佳的原因,之後便能正面、公平地對待學生,並給予機會。

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陳穗認為失敗教育可從多方面入手,除了遊戲、活動,欣賞電影與閱讀人物傳記也是引起反思與共鳴的重要手法。

失敗只是未成功

失敗教育是創新教育的其中一種,活動主要以體驗式進行,雖有特定宗旨,卻沒固定內容。這是因為每間學校的學生背景、能力、所需都不盡相同,所以陳穗的團隊每到一間學校都需要重新思考活動內容,陳穗認為:「光說甚麼是失敗並沒有用,必須透過體驗式活動,讓學生嘗試失敗,而在他們經歷失敗時,不會受到責備,而是得到老師、同學的鼓勵,繼續嘗試以不同方法去做,從而讓他們明白這次失敗只是『未成功』,而非沒可能成功。」透過讓學生在安全、互相支持的氣氛下進行活動,除了讓學生明白失敗的必然存在外,也讓學生將焦點由結果放到過程之上,不再害怕失敗。

陳穗指出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小學進行「幽默周」活動,教導學生以幽默面對不同挫折,其中一項活動需要每位學生以一分鐘說一個笑話。當時一位害羞的女同學認為自己不能勝任,所以拒絕表演,但陳穗則細心地開導這位學生:「當時我說不想表演不要緊,我們先看其他同學的表演,過程中她發現其他同學的笑話也沒有很好笑,但也得到老師很正面的回饋,如『你很有勇氣』、『說話很淡定』之類,到最後這位女同學還是勇敢一試,發現其實也沒想像中困難。」這就是他們重視的陪伴與嘗試,只要有人從旁鼓勵,孩子便有勇氣踏出一步,讓學生能在「未知當中,依然勇敢嘗試」就是失敗教育團隊的最終目標。

樂觀失敗學 不以成功為終點
「失敗教育」是生命教育範疇中的創新元素,而陪伴學生經歷過程與體驗失敗,就是當中精髓。

過份保護削弱抗逆力

陳穗認為,現今的孩子普遍缺乏抗逆力,跟家長過份保護子女不無關係,「當我們想滿足子女的需要,便不自覺地幫他們解決很多難題,讓他們不會失敗。但將來他們離開了家長的保護罩後便會變得脆弱。」因此她鼓勵家長在孩子開始有自理能力的時候,便要放心、放手讓他們嘗試。她更指出對小朋友來說,人生首次、最大的挫敗就在學行的時候,他們由爬到站起來行已不知跌過多少次。這說明了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都有不同挑戰,與其攔著他們,不讓他們跌倒,不如放心讓他們嘗試,跌倒了便知道要小心,並在經歷中掌握不要跌倒的技巧,家長只要從旁觀察、鼓勵就已足夠。

此外,家長亦可於不同階段,給予孩子一些小任務,如一同處理家務、為家庭出遊建議行程路線,這便能讓孩子能在生活中學習。如做家務打爛東西,便知道要小心避免;如遇上走錯路,便要學懂找尋正確出路的方法。這些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中,幫助孩子面對失敗、勇於嘗試的好機會。陳穗認為:「當孩子從小在家訓練到這些能力的話,他們入學之後,便會顯得較有自信,想像力、創造力、好奇心也會較佳,對他們長遠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由此可見,家長實在不必過份保護孩子,只要謹記為人父母的初心,就是讓孩子擁有開心快樂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外界社會的認同,跟孩子一同在生活經驗中體驗失敗,然後想辦法解決,這已是建立抗逆力、獨立思考、解難、溝通合作的最佳過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