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建 × 戴希立 × 劉進圖 分享實踐生命教育的契機

李子建 × 戴希立 × 劉進圖 分享實踐生命教育的契機

【OpenSchool專訊】在疫症驟來、自然災害陰霾籠罩全球的今天,除了保護個人和家庭的健康外,更重要的是保存個人的正面情緒與價值觀,因為唯有樂觀和積極的態度才能勇於面對種種逆境,亦唯有整全及正面的價值觀才能帶動社會走出陰霾。因此,能幫助大家重建信心與抗逆能力的生命教育,是刻下當務之急,亦是最踏實的解藥良方。常說有危自有機,究竟在這刻亂世中,對推行生命教育是危還是機?且看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李子建教授、教大校長特別顧問及田家炳基金副主席戴希立與資深傳媒工作者劉進圖三位的看法與建議。

活化生命教育 踢走無力感

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所在,而早於2000年的時候,由戴希立等人提出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中,即有提到「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當中無不滲透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期望青少年人得到身心靈的全面發展。然而二十年過去,著重整全價值的生命教育精髓一再被學習成績的鋒芒所蓋,令社會普遍仍存在學術成績、功能效率重於生命價值追求的觀念,使生命教育裹足不前。近年經常出席學校講座的劉進圖,更真切感受到前線老師在當下社會氛圍中推行生命教育的無感力。

不過多年來致力推動生命教育與老師培訓的李子建教授則未感氣餒,仍努力尋求生命教育上的突破點。他笑言:「那些年,我的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藉著相關學科的內容分享很多人生道理,這正是生命教育的一種。」曾歷任中學校長多年的戴希立則指出,生命教育本已在不同學科課程中可見,如可持續發展課程中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人文學科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又或很多校本課程可見的個人成長、情緒管理等內容,只要學校與老師立下決心,將這些內容加以整合增潤,便能付諸實行,活化生命教育其實沒想像中般困難。

李子建 × 戴希立 × 劉進圖 分享實踐生命教育的契機
李教授認為凡事有捨才有得,所以在推行生命教育時,學校必須在過往偏重針對考試和達標的方針上作出改變。

活用生活議題 活學生命價值

將現有課程融合生命教育元素,重新整合教材,讓學生在正規課堂或非正規課程中,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吸取生命教育養分,自然是雙得益彰。李教授就以近日的森林山火、肺炎疫症作例,他認為:「其實兩者均涉及生命教育不同環節的議題。最表面的是健康教育,如何照顧自己、身邊的人、關心別人的需要等。而這些健康問題又會成為威脅全球的問題,引起我們對生活方式、資訊科技、人與大自然關係的反思。而資訊科技又能幫助處理山火與疫情。」由此可見,生活周遭發生的事,其實都與生命教育環環相連,人與環境、他者也是息息相關。只要老師找到合適的課程切入點,便能加以發揮,融入不同科目或進行跨科學習。另一方面,戴希立則鼓勵老師們可參考教育局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德育和公民教育組的得獎教案,藉著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成功例子,互相觀摩和啟發,分享本地化經驗,集合力量亦是生命教育的精髓所在。

李子建 × 戴希立 × 劉進圖 分享實踐生命教育的契機
戴希立認為老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以身作則方能令生命教育行之有效。

以身作則 終身學習

要成功推動生命教育,除了適合的教案,最重要還得看學校與老師的配合,因此三位均認同老師應以身作則,在專業方面不斷學習、改進,為生命教育注入更多新元素與動力。香港教育大學近年更著力策劃不同生命教育相關課程,在職前培訓上,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的框架內,提供了不同的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助其建立整全及正面價值觀,同時亦為在職老師提供進深版專業培訓課程,使之能緊貼時代、結合經驗,實踐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為何物?

在大中華地區,生命教育推行多年,不同教育工作者對其有著不同的框架和定義。在李子建教授看來,生命教育的根本,是生命意義的追尋,以及「天人物我」關係的平衡發展。「天」是人與宇宙(/信仰)的關係,講求人生終極意義及美德的追尋;「人」是人與社會(家庭、朋儕、國家社會等)的關係;「物」是人與自然及物質的關係;而「我」即自身主體,包括:身心健康、生涯規劃等。以上四者的深入、平衡、整全而不割裂發展,加上以知識、情感、意志、行動四結合的生命教育教學方針,有幫助青少年及大眾在急劇變化的新時代中,尋覓引領生命行進的指南針,使之安身立命而不迷失,並與他者和諧共處。

李子建 × 戴希立 × 劉進圖 分享實踐生命教育的契機
生命教育專輯之二刊於2020年3月3日《明報》港聞版(A07)。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