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於香港舉辦全港小學生STEM綠色城市編程大賽2021,已於12月30日舉行決賽暨頒獎禮,表揚一眾出色隊伍。是次比賽旨在推動STEM教學方式予小四至小六學生,激發其科學思維與創造力。參賽學生透過編程及解難過程,培養出探索及應用的精神,並通過是次以環保為主題的比賽,提高環保意識,與品牌早前發布之全球Earthion計劃相輔相成,連結社會各界,教育和實踐環保理念。大會評審之一,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提到:「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是個趨勢,編程成為未來發展必要的一環,要知道就算一間餅店,現在都會用到3D print等科技,可見年輕人必須認識coding,並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各方面增值自己。」

而 Acer 亦相信教育是對未來最有價值的投資,教育使人具備知識的力量,科技則幫助加速資訊傳播, 加深與世界的連結。Acer 一直盡心盡力實踐以下目標:
1. 提升數位包容,使更多人獲得運用科技的知識與管道。
2. 彌補教育資源缺乏,協助學子繼續學業。
3. 深化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透過科技翻轉教育。
4. 為青年學子創造機會,將培育下一代科技人才是為己任。
而 Earthion 計劃亦同時秉持對環境的6大承諾,履行對保護環境的企業使命:
1. 能源 – 以 100%可再生能源使用視為目標
2. 產品設計 – 綠色創新
3. 包裝設計 – 減少包裝、多使用回收材料
4. 生產 – 對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
5. 物流 – 減少碳足跡
6. 回收 – 回收並重複使用資源

全港小學生 STEM 綠色城市編程大賽決賽暨頒獎禮
STEM 思維教育日益被受重視,並成為全球教育焦點,相關課程亦油然而生。STEM 著重培訓學生的 邏輯思維、解難能力、創新技能的應用、協作能力、創意力等能力,令學生能應對未來社會及全球 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而綠色城市應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 – 節能、 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大眾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能的空間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城市。是次決賽暨頒獎禮,讓大眾充分體驗到年輕一代的創意和保護環境的抱負,並為學生們發揮 創意及技能所長供應了完善的平台。
得獎隊伍
大會誠邀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及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榮譽顧問鄭志鴻擔任評審委員,一同投入綠色生活,並為參賽隊伍提供專業及寶貴的意見。

冠軍: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 智能小家居
隊伍以智能小家居作主題,結合 IOT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 APP,模擬自動晾衫和收衫、窗簾和電器開 關,創造「即時話我知」功能配合物聯網 IOT 和 MQTT 控制家中設備,實踐物聯網家用概念。「誰 的衣服」利用機械學習進行訓練,能協助找出和分辨衣服;第三個功能為「E-衣櫃」,減少重複購 買衣服的機會;最後一個功能「天氣預報」,可透過 RSS 即時知道天氣狀況。

亞軍: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 – 智能分類易
此隊伍以人工智能概念配合物聯網應用,設計出「智能分類易」,主要功能包括:智能分類回收、 按時智能提示,物聯網政策與監控。隊伍利用 MICRO:BIT 配合 KITTENBOT 製作智能回收桶,以及利 用 APP INVENTOR 2 製作 APP,再以 MQTT 將裝置的訊息推送到物聯網,從而讓物聯網人工智能模 式用於分辨物品的分類,隊伍亦建議推行獎勵計劃以加強計劃成效。

季軍: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KBSJB Team D
隊伍同樣以 CoSpaces 設計綠色城市,並利用多個編程設定城中人物受汽車等的移動路徑,隊伍於 城市興建創新樹屋、將樹和太陽能版結合成科技改造的太陽能樹、建築物天台綠化、早晚間回收箱 運作模式、共享單車及二手區等,達成多個減廢目標。

傑出創意大獎: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KBSJB Team B
包含 7 個編程、以 CoSpaces 設計綠色城市並提供多項策略:以樹木為家以減少光污染、創建天空 之城並設置休憩公園給予小朋友學習與玩樂的空間,天空之城上亦建設了以水循環形式運作的水族 館休憩水上公園等又利用隱形路軌及 DD1 站以減少排放廢氣;而隊伍亦利用多個發電方式,包括 太陽能、風存、水力、污水、火車及行人走動發電,完善整個綠色城市的運行。

傑出科技應用大獎: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 三紙回收
此隊伍的主題圍繞紙張:報紙書刊、辦公室用紙,紙皮等。隊伍利用 STEM 製作出 「Recycling game」,遊戲能夠教育人們什麼東西能回收,什麼是非回收物。

傑出團隊合作大獎:廣東道官立小學 – 廣小智型工程師
此隊伍利用 MICO:BIT 編程功能,主力推廣太陽能發電板,設計出以太陽能發電推動的風扇,並於 MICO:BIT 內設光暗感測功能,利用錫紙反光原理,將陽光引入室內,希望透過以上的室內恆溫及 燈光系統,減少電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