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家長是學校重要的伙伴,在培育學生成長和發展方面扮演着關鍵角色。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重視家校合作,與家長攜手同心,樹人育才。學校響應教育局「正向家長運動」,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家長教育活動,與家長分享教養的心得,幫助家長建立正向思維,促進親子關係,讓子女健康快樂成長。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簡玉冰副校長認為,學生踏入中學階段,既要面對青少年期的成長轉變,也要適應中學生涯的各種挑戰,如學業成績和朋輩關係等,身心承受很大壓力。她坦言,並非所有學生也願意將學習情況告訴父母,因而令家長認為自己未能在成長過程中幫助子女,甚至為此感到壓力和焦慮。因此,副校長認為家長教育活動應該從認識中學生的管教方式入手,讓家長掌握如何跟青少年溝通,促進親子關係。家長要懂得因應子女的行為表現調節管教模式,適切的管教方法非常重要。家長要成為子女的同行者,多付出時間了解他們的需要,適時協助孩子處理困難和挑戰,陪伴他們成長。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簡玉冰副校長認為,家長教育應該由認識教養子女技巧入手。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校方定期舉辦家長教育講座,與家長分享教養子女及與子女溝通技巧。

活動巧安排 題材用心創

學校深信要成功推動家長教育,首先要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吸引家長參與,讓他們多接觸學校,熟悉學校環境,這樣子女亦不會抗拒家長到校。不過,簡副校長直言,學校早期的家長教育活動參與度不高,有見及此,校方便改變策略,將家長教育活動與一些受歡迎的家長活動互相結合,例如將班主任座談會與家長講座安排在同日進行,以吸引家長參與;講題方面,除了探討如何了解子女的學習需要外,亦會聚焦於提升家長正向思維和一些管教技巧的分享。其他受歡迎的家長活動還包括親子羽毛球賽、親子烹飪班以及親子旅行等。另外,學校近年更嘗試舉辦專為爸爸而設的工作坊,傳授跟子女溝通的心得,這些活動均得到爸爸們的積極回應。

除了校內活動,學校早前亦招募了50位家長和學生參與教育局舉辦的「親子鉤織出愛意,感恩送暖齊參與」活動,合力製作鉤織方塊,希望為居住在院舍和獨居的長者送上溫暖。學校更因此獲教育局頒發中學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冠軍獎項。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親子羽毛球賽是學校受歡迎的家長活動之一,培養親子的合作性,也透過體能活動釋放壓力。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學校舉辦的親子香薰工作坊,讓家長和學生體驗不同方式的紓壓方法。

親子鉤織送暖 各有不同感受

現正就讀一年級的霍毅同學和母親霍太均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親子鉤織出愛意,感恩送暖齊參與」活動,利用鉤織方塊拼湊成圍巾,送給安老院舍或獨居長者,推廣社區共融,也為參加者共同締造難忘的親子回憶。霍同學直言從未接觸鉤織活動,起初並沒有信心完成,媽媽得悉後鼓勵他應抱着平常心和幫助別人的心態參與。「她更提醒我在挑選毛冷顏色時要考慮長者的喜好和節日氣氛,令我學會切身處地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我看到媽媽的手藝和創造力,同時讓我體會到媽媽的人生經驗真的很豐富,會為一件事情作全面的考量,對她的認識更深。」霍太指,子女踏入青春期變化很大,從前喜歡每天跟父母分享日常的大小事情,現在需要家長主動了解,回應也不過是「一句起、兩句止」,有時甚至只會好像朋友般透過手機信息溝通。「家長要學習接受轉變,從父母身份變成子女的朋友。」她說,因為工作關係,要好好分配時間才能參與學校家長活動,所以更珍惜每次參與的機會,並透過與子女一起努力的過程中,透過身教讓兒子明白如何用心盡力做好每件事情,讀書如是,將來投身社會工作也是一樣。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藉鉤織活動,霍毅同學(右)與父母增進了溝通及了解。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的訪問影片已上載至教育局「家長智Net」網頁,可點擊以下連結觀看精彩的訪問內容。

https://www.parent.edu.hk/smart-parent-net/topics/article/crochet-school-sec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br>善用策略推動家長教育 從家長需要和興趣入手

正向家長運動

教育局自2020年6月開始推行全港的「正向家長運動」,以廣泛和多元的宣傳渠道向大家推廣家長教育,讓家長建立正向思維,助孩子快樂成長。詳情可瀏覽教育局「家長智Net」網頁(www.parent.edu.hk),獲得更多有關「正向家長運動」的最新活動資訊。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