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
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由香港幼兒藝術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通識(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經已圓滿舉行,今屆比賽主題為「夢想與未來」,吸引逾百名來自幼稚園、小學、中學、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參加,超過120間學校團體支持。大會日前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展出優秀的作品。活動更邀得近百位來自大灣區江門市和佛山市的教育界代表、家長和學生出席。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主禮嘉賓合照(左起)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子穎、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張沁教授、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香港幼兒藝術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吳克儉、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李樂華博士、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邸智泉副處長、通識(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孫名揚。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典禮獲超過 300 位來賓出席支持,當中更有近百位來自大灣區江門市和佛山市的教育界代表、家長和學生,一同分享活動成果。

頒獎禮由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李樂華博士、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處長邸智泉、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張沁教授、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子穎,以及通識(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孫名揚聯合主禮,並頒發獎項予得獎學生。

學界踴躍參與

比賽設幼稚園組、小學初級組、小學高級組、中學組和特殊教育組五大組別,各組別根據參賽作品的主題表達、創意表達、色彩運用、技巧表達和親子元素等方面進行評分,選出優勝作品。各組別另設最積極參與學校大獎,嘉許踴躍支持的學校和教育團體。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香港幼兒藝術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吳克儉認為,協會推廣運用免燒陶泥創作,免燒陶泥的便利性能讓陶藝教育普及化。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李樂華博士樂見比賽作品散播正能量,認為以陶藝培養學生知情意行,是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極佳途徑。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對活動成果予以肯 定,認為能幫助香港青少年發展,弘揚中華傳統陶藝文化。

以「陶」會友促進交流

為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學生互相交流,加強兩地學生雙向融合發展,會方特意邀請大灣區包括江門市、佛山市等地學生創作陶藝作品,參與今屆比賽的「交流作品展覽」,與比賽優秀作品一同展出。是次交流活動得到大灣區學校積極回應,會方接獲超過400份灣區學校的參展作品。

頒獎典禮現場設有作品展覽、精選數百份比賽得獎作品、入圍優秀作品,以及大灣區交流作品供與會者欣賞。是次活動選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學生以陶藝作品訴說各地故事,增進彼此了解;亦為兩地將來計劃組團互相探訪、互相學習建立契機。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頒獎嘉賓與得獎者合照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明雅中英文幼稚園的數十位學童和家長,共同創作之重磅大型陶藝作品——「灣港陶情 兩相連」,展現大灣區11個城市之地區特色。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得獎親子於典禮台上分享創作心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大灣區香港女企業家總會贊助1,500套比賽材料包,讓受惠的基層家庭能參與比賽,一同體驗陶藝創作的樂趣。大會於典禮上進行支票頒贈儀式,並由協會主席吳克儉 GBS JP代表接受。
第三屆「尋寶陶」學生陶藝創作比賽頒獎禮<br/>兩地學生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典禮同場設有作品展覽,共展出超過700份大灣區和香港學生的陶藝作品,吸引來賓拍照。

大型親子作品意義深遠

另外,會方亦透過「陶藝文化推廣計劃」先導學校明雅中英文幼稚園,由校長王湘萍帶領數十名幼稚園學生及家長,並同創作大型陶藝作品 ─「灣港陶情兩相連」,以陶藝創作形式展示大灣區11個城市的地區特色,包括著名建築、地道美食等;並模擬國家高鐵列車形式,融會各大城市的文化與情壞,讓參與創作的家庭認識祖國歷史文化,實現國情教育。

比賽得獎名單:請按此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