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現今科技日新月異,要令學生在未來的科技社會中保持競爭力,各種科技元素已成為當今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樂善堂梁銶琚書院緊貼創新科技和STEAM教學的浪潮,營造良好的STEAM學習氣氛,將創科元素融入學習中,培育學生的各項科技技能及創意思維,為他們的未來做好準備。今年,學校獲陳健平校監贊助費用改建原有的創新科技中心樓層,夥拍迪嘉創科技有限公司(Decatron Innovation Limited)增建陳健平科技探索空間,總面積達6千平方呎,培育學生的數碼技能、運算和創意思維,促進STEAM教育發展。
科技與生活融為一體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秉承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一貫的辦學宗旨,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以「仁、愛、勤、誠」為校訓,培育學生成為積極主動、富責任感的公民,為社會、國家作出貢獻。學校近年積極推動科技教育,早於2018年,將位於一樓的多用途房間改建成創新科技中心,讓師生有更大的空間進行科技與生活的教學活動。學校更鼓勵學生參與不同範疇的活動,活用STEAM知識改善生活。去年學校獲陳健平校監慷慨解囊,得以將一樓全層改建為「陳建平科技探索空間」。科技探索空間涵蓋各種科技元素,由人工智能應用、編程、機械人,以至虛擬實境等,裝備同學迎接瞬息萬變的環境。
大學本科出身自工程系的樂善堂梁銶琚書院羅文彪校長一直推動STEAM教育,培訓學生的創科精神,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擴闊視野,通過活動發掘個人志趣,認識生涯規劃路向,為社會培育更多科技人才。羅校長指:「學校的主要功能是創造環境,讓學生有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從而產生探索精神。探索精神在於好奇心,隨後是對相關知識的搜尋,最後就是實踐。學校首先要讓學生接觸最新的科技,讓他們先成為用家(User)。當學生體驗到科技的用途和好處,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應用,就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及興趣,由如何使用(How to use)進一步到如何製造(How to make),成為一個創客(Maker)。」
隨着STEAM數理科技及人工智能成為學校教育新趨勢,學校亦因此有需要為學生創造環境,改善及提升現有的硬件配套。學校獲得資助後,夥拍迪嘉創科技有限公司將校舍一樓全層打造成科技探索空間,以主題式設計配以不同的創科設備,讓學生體驗從「用家」,到了解設備運作原理,最後成為「創客」。
學生每次進入科技探索空間就會有所追尋、有所發現,繼而「動手做」。探索空間內有各種不同主題的多用途STEAM空間,從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到虛擬實景的探索與製作,從了解虛擬金融貨幣的運作與使用,到探索浩瀚無邊的宇宙。除了各大主題的創科體驗空間,因應情境而有不同的場景佈置,讓學生投入學習外,一樓走廊的設計亦別具特色,兩旁特意運用高鐵列車的概念,從香港出發,經過大灣區、北京到達酒泉火箭發射中心後,進而通往浩瀚的宇宙,象徵科技探索廣闊無邊,學生應與時俱進,將所學知識結合科技,不斷解決日常面對的問題和突破生活限制,裝備自己應對未來的挑戰。

營造空間 實用與多功能並重
作為實踐STEAM教育中重要一員的科技與生活科及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盧智明老師表示,隨着學校建立科技樓層,學生將有更多空間接觸到不同的高新科技,現時已有不同的STEAM課後活動在探索空間進行,未來會將更多的內容融入教學課程中,推動STEAM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創意及創新精神。
科技探索空間以多種創新科技元素為主題,學校期望探索空間可以誘發同學的好奇心(Curiosity),結合知識(Knowledge),學以致用(Practicality),無獨有偶這三個英文字首(CKP),正是探索空間的贊助人陳健平校監的英文簡稱。協助學校設計及營造探索空間的迪嘉創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梁禮德坦言項目的主要困難在於如何把學校提出的概念實體化和呼應主題,協助學校將各種教學意念融入空間的設計上,配合各種科技創新解決方案,將意念成真。
梁總監解釋:「以校方提出的智能家居主題為例,我們根據校方的要求在不同的房間加裝智能家居元素,例如智能動態及光感應器,當學生走進房間,感應器便會感應到有人進出,並隨環境的亮度而自動打開或關閉燈光及窗簾,讓學生實際感受到智能家居的威力同時成為親身體驗的用家。此舉目的是為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如何使用和製造,並從中理解及學習編程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的知識。我們期望親身的體驗能引發學生思考「如何創新」,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結合新的思維而動手改良,繼以成為一個創客。」
梁總監續指:「我們的團隊亦會協助學校搜羅不同的科技創新解決方案,並從中給予顧問意見。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我們對各種科技方案的知識,讓學校找到合適的器材,如沉浸式虛擬實境投影系統(VR CAVE)、無人機、智慧感應器等。設計團隊需要根據學校的各種需求,提供貼心與專業的解決與提升方案。」
創新科技中心的設計注重實用與美學兼備,設計團隊在走廊的開端裝飾牆上以智能三角燈板點綴,師生可以以編程操控亮度及色彩。走廊設計亦參照校方的想法,再加上設計團隊的創意,最後打造成充滿未來感及不同主題的科技走廊,讓學生沉浸在創科環境中。針對主題式STEAM空間,設計團隊特意訂造具科技特色設計的裝飾門板,讓整層風格統一,內部亦增設懸掛式拖板、活動子母枱,以及互動觸控電子白板,讓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進行不同的教學活動。

STEAM教育 配合課程要求
科技與生活科及資訊及通訊科技科黃淑霞主任示範了多個新增設的先進科技教學設備,包括無人機群飛示範區域、鐳射雕刻機、沉浸式虛擬實境投影系統等。她指:「科技探索空間特別增設了不同設備與其他學科內容結合,如在生物科的應用,以往只在書本上所認識的人體構造,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可更立體地呈現,讓學生能更易明白學科的內容。」
梁總監表示:「公司與學校一直進行緊密的溝通,學校對科技探索空間有不同的教學抱負和教學主題,團隊會就學校提出的特別要求來度身訂造專屬的設計方案,再根據學校實際的教學需求來調整,務求令到項目既美觀又實用。」他續指,設計團隊在空間運用上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在無人機主題空間內,由於既要顧及安全,又需要讓學生以目測方式監察室內無人機的飛行狀況,設計團隊就棄用一般的間板,採用活動布幕網,既能保障學生安全亦能符合校方的要求。類似的心思亦體現在空間內的各項傢具設置上,如選用滾輪式活動桌子及子母移動儲物櫃設計,讓學生可按需要隨意移動儲物櫃並收納於桌子下。他亦表示,公司會就不同的學科課程提供STEAM教材支援,讓學校在優秀硬件的基礎下,透過不同的教材和軟件的配合,讓學生在完善的教育設備輔助下探索科技新領域。


創造環境 引入更多STEAM教學
不同的嶄新軟件都需要硬體來配合,羅校長表示會首先將經篩選的有關STEAM知識納入課程之內,再在校內舉辦不同的創科比賽,也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比賽,以運用有關知識與技術,經歷「動手做」所帶來的成功感。學校亦舉辦不同課程及工作坊,包括機械人編程及組合訓練班、四軸飛行器組裝及飛行技巧課程及3D繪圖及打印工作坊。學生結合科學、科技與數學知識,發揮創意,並將意念變成實體產品。未來學校會繼續舉辦不同的學習工作坊及參觀活動,推動STEAM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意及創新精神。
陳健平科技探索空間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探索科技,教導他們享受科技帶來的各種好處的同時,亦要適當運用科技,使科技能持續改善人類的生活作出貢獻。
創新科技是香港近年大力發展的方向,STEAM亦是教育的大趨勢。隨着陳健平科技探索空間的落成,見證學校的創科教育多年來穩步發展。由重視讓學生「動手做」的理念,到創造環境訓練學生的創意思維及解難能力,讓他們設計和擬定具體及有創意方案解決日常生活難題,踔厲奮發,突破自我。




聯絡資料
迪嘉創科技有限公司
Decatron Innovation Limited
Decatron提供專業STEM教育方案,由中小學至高等教育機構,入門級至專業級,均可按校方需要訂造出獨一無二的STEM方案。
地址:九龍觀塘開源道64號源成中心19樓1903室
電話:3955 9690
傳真:3596 2990
電郵:info@decatron.hk
網頁:www.decatr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