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煙影響自身健康,更會禍及他人,甚至寵物。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委員會)舉辦「無煙Teens精英計劃」,至今已來到第12屆,累積培育逾3,100名青少年領袖。今屆計劃繼續由教育局協辦,同學於校園及社區籌辦線上線下活動,將無煙信息傳遞予逾4萬名來自不同地區的師生及市民,一同支持無煙香港。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早前舉行「無煙Teens精英計劃」2023-2024成果發佈暨分享會,嘉許表現出色的「無煙Teens精英」,頒獎嘉賓包括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主任封螢醫生、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周安琪、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副主席陳志球博士、教育及宣傳委員會主席張勇邦、委員蘇潔瑩醫生、委員鄧振強、委員劉駿楷,以及總幹事黎慧賢。
培育未來無煙領袖
在分享會上,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表示:「計劃一直以多元學習模式,讓青少年了解煙草禍害,培育他們成為無煙領袖。感謝教育局多年來的協辦,令學校及同學踴躍參與計劃,不少參加今次計劃的同學均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將無煙信息傳遞至社區,進一步提升師生及公眾的認知及關注,實在值得嘉許。」他亦提到,樂見政府加強控煙力度,連續兩年大幅增加煙草稅超過三成,為過去20年來首次,委員會期望藉此加強吸煙者戒煙的誘因。
委員會教育及宣傳委員會主席張勇邦表示,作為疫情後首屆計劃,同學都懂得總結疫情期間線上及實體教學的經驗,賦予創意及新意來籌劃活動,「他們懂得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有同學以較少觸及的寵物健康為切入點,也有同學構思與非華語少數族裔宣傳煙害,相信透過是次經歷,能讓他們學習、實踐及發揮創意,對於學生未來成為社會領袖,定必終生受用。」

============================
得獎隊伍
冠軍: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學生陳卓豊、陳博謙、雷俊軒、袁嘉朗、袁誌男設計及製作了「戒煙大作戰」手機應用程式,「程式提供了對專注力要求高的小遊戲,供戒煙人士轉移注意力以應對煙癮發作,遊戲過程中還需要答對不同關於戒煙的小問題,以便令玩家能增進有關方面的知識,程式更設有『每日簽到』功能,鼓勵戒煙人士持之以恆。測試期間邀請了600位中小學生、老師及家長試玩,令程式能盡善盡美。」
為了令宣傳效用能最大化,不單將程式上架供公眾下載,更在社交媒體每星期發布新的無煙貼文,宣揚無煙信息及提供戒煙服務機構資訊。
隊員提到,電子煙和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針對青少年貪新鮮及好奇的心態,以不同的味道及奇特的命名做招徠,例如將薄荷味稱為「北極空氣味」等,然而另類吸煙產品所造成健康風險同樣令人擔憂,「希望將來能夠進一步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以保障市民大眾的健康。」
============================
亞軍:皇仁舊生會中學

皇仁舊生會中學學生莫詠姿、許綽藍、廖青雅、陳晉豪選擇以「煙害影響寵物」為切入點,鼓勵一眾寵物飼主戒煙。
他們以「人寵愛無煙」為主旨,舉辦一連串「人寵共融」的活動。他們舉辦的「STEAM × 無煙工作坊」透過與校內學會合辦工作坊,利用雷射切割製作自行設計的匙扣及立牌,希望透過有趣而實用的製成品,提高活動的吸引力,令受眾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校內同學外,他們亦與區內的青少年中心合作,向非華語學童及家庭講解吸煙禍害及傳遞無煙信息。
對於無煙香港的願景,他們均認為吸煙不單止影響到自身,同時二手煙、三手煙亦會對身邊的家人、兒童、朋友,甚至寵物帶來健康風險,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法定禁煙區,例如學校、巴士站及轉車站的外圍等,加強保障公眾,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免受煙草禍害。
============================
季軍:賽馬會官立中學

賽馬會官立中學學生林浩維、柯敬恆、梁皓智、洪友亮、于心瑜、黃庭煒創作了無煙小劇場,藉此帶出煙草的禍害。「劇中主角面對煙草誘惑,我們特別拍攝了不同版本的結局,主角作出不同抉擇,便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透過此互動形式,令觀眾能夠由主角視角親自作出選擇,從而汲取堅拒吸煙的正面信息。」
為了廣泛傳遞無煙信息,同學們特意走到距離學校較遠的社區舉辦嘉年華,設遊戲攤位,透過攤位遊戲向社區人士講解吸煙的禍害。另外學生亦有進行街訪,了解市民對煙害的看法,通過走進社區,令大家能關注無煙信息。
近年煙草商會在煙草產品中加入薄荷味或水果味等調味劑,目的為遮蓋煙草本身的刺喉感覺和苦澀味道,從而引誘青少年嘗試吸第一口煙。同學們希望將來可以限制調味煙草產品出售,減低煙草產品的吸引力,保護兒童及青少年。
============================
優異團隊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何東中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將軍澳官立中學
(排名不分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