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2年前來書展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戴口罩,很開心!但現在大家都戴口罩,好像有一堵墻隔著。」想出化有形為無形這一比喻的吳子瞳來自培橋中學,她戴著特製彩繪口罩,與周邊同穿紫色T恤的同學一起,為鬧中尤靜的書展現場添了幾分「蠢蠢欲動」的活力與朝氣。
原來,吳同學與其他500多名來自全港33間中小學的師生都是受邀來參加「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年度書展慈善活動的。活動籌委會除了為與會者提供活動紀念口罩與文化衫外,還為每位學生準備了150元購書津貼。「這次有主辦機構資助我們買書!」台山商會學校小五生徐嘉怡為此眉飛色舞,興奮不已。

「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系列活動還包括分享會。籌委會表示,「疫下安全先行」,是次活動特意縮小規模,分中學組(15日)與小學組(16日)兩日進行;為呼應書展「心靈勵志」主題,分享會特設嘉賓分享環節,兩場活動分別請了騎行者賴都(阿毛),著名兒童繪本《南山七小福》的作者朱穎詩與創作總監王賢訊。

阿毛曾從廣東騎行北上,插著五星紅旗與特區的紫荊花旗途經7省、3直轄市,趕在元旦前到北京參加新年升旗儀式。這位港青因其特殊經歷爆火網絡,受到香港和內地的多家媒體採訪。在中學組的分享會上,阿毛抓住「追夢路上最大的阻礙是自己的內心」、「愛和善意的傳遞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兩組關鍵詞,分享了自己的騎行故事,強調要親身感受,才能知道內地是什麼樣子的。

朱穎詩、王賢訊夫婦創作的《南山七小福》已出版超過30本著作,幾乎所有到場小學生們都看過他們的繪本。朱、王二人相互配合,一問一答間不僅解說了《南山七小福》的創作花絮,還提煉出7條培養創造力的方法。學生們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僅牢記了分享會的關鍵詞,還對他們的創作背景產生好奇。為此,兩人回應,其初衷是呼籲社會多多包容像他們大女兒一樣有自閉症的人群、多釋放正能量。

中學組活動的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同樣提及愛與關懷。楊潤雄局長圍繞「心靈勵志」主題,分享了沈祖堯醫生所著的《灌溉心靈的半杯水》。他談到,「教育局一直以來都在致力於推動活動,也都很重視價值觀教育」,倡議「同學都能夠培養一個閱讀的習慣,享受閱讀」,並能「透過閱讀學會知恩,學會關懷」,關愛家國世界。

小學組的主禮嘉賓,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則表示:「閱讀可以開放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知識,也都能夠刺激我們的思考和想象,為我們打開通向新天地、新領域的大門」。同時,他還強調閱讀對青少年的重要性,認為閱讀可以帶來歡樂、體驗生命的厚度、全方位助力成長。有學生感歎,這次看到了許多書、書商和書局,見識到其特色,一行下來「很長見識」。

兩場活動還邀請了著名兒童作家周蜜蜜女士、黃虹堅女士,她們圍繞「悅讀將心燈點亮」、「疫情下的我」、「疫症無情,人間有情」、「名人/歷史人物(傳記)讀後感」4個主題,與學生分享閱讀寫作思路。現場互動頻繁,氣氛熱烈,黃虹堅老師甚至走下講台,為對話的學生送書。
這已經是由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和零傳媒國際有限公司聯合籌辦的「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系列活動在香港書展的第六次亮相。自2016年以來,活動人數由最初的200人逐漸擴展至1000多人,至今已吸引逾6,000名來自香港、內地、台灣等多地學生參與,出版了6本學生作文集。籌委會表示,他們正在策劃第7本作文集,並將不改初心,堅持「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接觸書本、參與書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