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學生全神貫注地觀察大家合力設計的月球車能否成功跨越障礙

將於9月新學年實施的小學科學科有兩大重點,除了「科學探究」,還有「工程設計與創新」。學界密鑼緊鼓為迎接新課程作準備,不少學校運用自身優勢創設具校本特色的科學科學習活動。保良局蕭漢森小學(下稱蕭小)是其中一間,校方通過別開生面的「製作月球車」活動,讓學生「從做中學」,掌握工程設計與解難創新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製作月球車」活動專為小四學生而設,學生化身「月球探索員」,發揮創意和想像力,合力製作能夠在崎嶇不平的月面上行走的月球車。他們首先要了解月球表面的環境和針對車輛行走時面對的難題,規劃設計方案,再動手製作,然後反覆測試和改良,直到問題得以解決。活動充分體現科學科提倡的PDIR學習模式,即「界定問題和規劃」(Plan)、「建立模型和測試」(Do)、「改良設計」(Improve)和「表達和反思」(Review)四個步驟。學生藉此建構科學知識和解難能力,亦有跟組員溝通合作的機會,互補不足;在探究解難的過程中也可培養積極和堅毅的態度。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每輛月球車的結構和設計各有不同,從中反映學生的創意和心思。

善用校本優勢 活動更添特色

科學科主任黃詠襄指,是次活動亦加入了芬蘭式教學特色,讓學生在活動中分別經歷MindBodyTeamMission四種體驗。「學生先預備上月球的心理質素,然後製作月球山體模型,再和同學合作拼砌月球表面,最後製作月球車及進行測試。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自行思考解決辦法,大家在高參與度下發揮各自的潛能。」此外,校方善用課室活動摺疊門的獨特設計,將兩個課室「打通」加上走廊,塑造成大面積的月球車測試場區,讓更多學生互相觀摩和切磋。

常識科副科主任何倩靈形容,學生表現認真積極,非常享受活動的過程。「他們展現了團隊合作,雖然偶有困難和失敗,仍樂於去分析問題、改良,再作嘗試。部分設計很有心思,反映學生的創意。這正是科學科要培養的技巧和態度,他們的學習表現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學生分享在設計月球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迎接新課程 教師需專業支援

常識科主任林慧賢稱,該校一直有為學生提供Lego班和各項STEAM課程,但都屬於課後活動的性質。「隨着『工程設計與創新』納入科學科課程,意味着需要將過往的課後活動昇華至課堂內,將為師生帶來知識及資源上更大的挑戰。老師需更多時間備課及準備教學資源,並在有限的課時內針對『創新』元素作高層次教學。」與課後活動比較,她認為新課程的難度在於將工程設計普及化,而學生的創新能力各有不同,教師如何令所有學生投入課堂,照顧學習多樣性是考驗所在。

黃老師指,不少小學常識科教師都是文科「出身」,對於工程和PDIR概念未必全然熟悉,如果書商供應的教學資源配套能提供指引和協助,將有助減輕教師的負擔,提升教學成效和質素。她透露,隨着科學科的推行,航天科技將會是該校科學科課程的重點所在,未來將逐步加入火星車和人造衞星等元素,深化課堂內容,進一步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右起)林慧賢、黃詠襄和何倩靈三位老師樂見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聯合培進 明瞭學界所需 全方位支援

因應小學科學科的實施,聯合培進教育出版(下稱聯合培進)致力為學界提供全方位支援。除了教科書,還準備了一系列教學資源配套,其中包括教師專用的示範教具,由人體模型,到手持數位顯微鏡,以至天文望遠鏡和不同的學習套組等;另有適用於各種科學實驗的材料包。所有教具和材料包都是參考教育局的建議清單,並根據科學科各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而調配。教師善用這些教學資源,可省卻四出張羅教具和材料的步驟,將時間和精神投放於備課及教學之上。

此外,聯合培進特別為科學科開發名為「探究活動Go」的跨平台工具,集「學」、「教」、「評」三大功能於一身。系統備有明確清晰的指引,協助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不同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或工程設計活動;他們亦可實時分享過程中收集的數據和實驗結果,供教師和其他同學參考及討論。系統內置的評量表詳細臚列了各項活動和實驗的評核準則,方便教師審視和評核學生的表現;相關準則經過課程專家審閱,確保質素。配合不同單元的教學內容,系統預設了各項的教學提示及指引,協助教師引領學生進行探究,並通過一些進階的提問,啟發他們的高階思維,實踐以問導學,引發學生思考。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統加入人工智能功能,能因應學生提交的答案,分析他們對課堂內容的實際掌握程度,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關顧。

此外,聯合培進與不同的機構和團體攜手合作,為學校量身設計延伸性的科學活動,如境外交流、到校培訓工作坊、體驗活動,以至跨學科學習等;題材涵蓋航天科技、創新科技、健康生活、中華文化和生態環境等,既能迎合學生和教師不同的需要,亦有助學校繼續深化科學科的發展,並善用彈性課時,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探究活動百寶盒」包含不同單元的科學實驗材料和用具,使用時非常方便。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br>學生製作月球車 動手又動腦 體驗科探樂趣
「探究活動Go 」應用程式集學教評於一身,界面設計清晰美觀。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