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仁濟醫院董事局成立「仁濟醫院德育及公民教育獎勵基金」,推出全港唯一由非牟利慈善機構主辦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獎勵計劃」,獲教育局全力協辦及各大教育團體支持推展;旨在協助全港學校推動品德教育及公民教育,加強學生的品格薰陶與公民責任培訓,並從家庭(關愛及責任)、社會(公民意識與承擔),國家(歸屬與國民身分)以至人類普世價值(可持續發展)等層面,提升德育修養與公民意識。舉凡學校舉辦與品德教育及公民教育有關的課程設計、活動、計劃、研究、調查及具創意之德育及公民教育工作,皆可參加是項獎勵計劃。
廣受支持 反應熱烈
計劃興辦25年來,學界反應熱烈,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學校,累計共收到3,354份參與學校申請的計劃書,頒發獎項超過1,411項,獎金頒發逾700萬元。印證計劃備受重視,教育界對品德教育的關注有目共睹。

自計劃創立以來,基金的教育理念深受各界認同,先後承蒙不同團體、機構及善長捐款支持計劃的經費開支,包括:優質教育基金、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香港半島獅子會金禧服務計劃、圓玄學院、地區教師專業交流計劃撥款支持;仁濟醫院顧問局委員蘇陳偉香SBS, BBS、錢曼娟BBS, MH慷捐贊助等(排名不分先後)。

專業評審 嚴謹批核
學校呈交的計劃經由評審委員會嚴謹審核,成員均來自專業界別。評審委員會由教育局代表出任主席,並由大專學者、各大教育團體、業界議會及仁濟董事局代表出任評審委員,根據申請計劃書之創意、規模、成效、可實行性及可推廣性等作為批核標準,選出獲獎計劃。

價值觀教育 培育學生正確態度
為配合本港教育趨勢,計劃要求學校參考教育局建議培育學生的十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擬定教學設計及活動,內容必須達成以下最少一項主題目標:
1)孕育學生對家庭的關愛和責任感;
2)提高學生對社會的公民意識和承擔精神;
3)建立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國民身分認同及對國情的了解;
4)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提高學生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共同福祉的關懷;
5)與品德教育及公民教育有關的課程設計、活動、計劃、研究、調查及具創意之德育及公民教育工作,包括提倡中華傳統美德如孝順、禮貌、讓座、敬老尊賢、性教育、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等;以及
6)推廣健康校園,加強禁毒意識,推動禁毒教育。
積極面對挑戰
價值觀教育是學生確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基石,亦是計劃成立的宗旨。計劃將會持續配合香港有關價值觀教育政策的推展,以中華文化作為主幹,將價值觀教育與「媒體及資訊素養」及「生命教育」等範疇連繫。透過參與學校及教師策劃生活化、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和體驗,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能健康成長,建立國家觀念,以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轉變和挑戰。
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www.ychmcef.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