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發展一日千里,引領科學和社會各方面的革新。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在AI技術的教育、研究和開發方面擁有卓越成就,近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舉辦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讓學生盡早掌握AI科技。計劃舉辦的「中學智能創意比賽」剛剛圓滿結束,得獎學生均表示獲益良多,部分學生更希望將來投身AI行業,為社會作出貢獻。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 促進AI教育生態發展
於2019年啟動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旨在為香港中學創建新的AI課程、可持續的AI教育模式及支援框架,以促進AI教育生態發展。計劃於2021發布全港首套AI初中教學資源套,獲教育局採納並發展為「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協助教師把創新科技元素融入課堂。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首席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任揚教授表示:「香港中文大學的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都認為,AI是一個變革性科技,可以改變整個社會,我們也看到其他地方的中學已開始展開AI教育,因此我們在賽馬會基金的支持下,決定推行這個計劃。」
![]() |
註冊成為《香港學校網》會員 兌換「ECA Expo 2025」課外活動節VIP入場券 5月3-5日香港會展見! 立即註冊! |

到了2020年,為了解學生可否把AI知識運用現實生活上,開始舉辦中學智能創意比賽,2023/24學年比賽的主題為「『智』慧玩樂」,希望啟發學生發揮創意,將AI科技應用到玩樂當中,達到寓AI於玩樂,帶出更多可能性。任教授表示:「我們有一個平衡準則,希望參賽作品有玩樂成分之餘,也能對社會有幫助。」今年約有231位學生參賽,來自約60支隊伍,比往年增加約20%,反應踴躍。任教授也樂見學生的知識增長了,而市面上可以運用的工具也多了很多,令今年整體水準有明顯的進步:「現在概念是最重要的,學生用甚麼工具把概念實現出來,是評審的考慮因素之一。」

計劃正處於第二階段,全港已有超過230間中學參與,約佔全港中學的一半。未來計劃將持續豐富及更新課程內容,所涵蓋的範疇更廣,如醫療、建築及藝術等,給參與學校額外教材,讓中學生對AI有更進一步認識。另外,今年8月中大在大灣區舉辦一項活動,讓香港和大灣區學生參加訓練營、工作坊及AI比賽,任教授透露,未來他們將繼續跟大灣區學生交流,並將課程帶到大灣區。


拔萃女書院 應用程式助手語學習
今屆賽事,拔萃女書院贏得最佳人工智能獎及技術挑戰獎,她們的作品SignMaster,旨在幫助有聽覺或言語障礙的人及普羅大眾,學習手語的動作和意思。得獎學生林浩澄表示,她曾到聾啞中心做義工,發現自己與聽障人士溝通上出現問題:「所以我便打算上網學習手語,但發現網上沒有香港手語的學習資源。」她們參照YouTube上的教學,錄下逾千條影片,進行AI模型訓練,從而製成這個APP,希望促進有聽障和沒有聽障人士之間的溝通。
參加這次比賽,她們不但培養到科技知識,也學到不少軟技能,例如嘗試自己尋找答案,以及團隊合作,而且平時上課都是由老師分配任務,這次有機會讓自行探索,將意念實踐出來,是很好的體驗。比賽亦提升她們對AI的興趣,陳映澄同學表示:「將來我未必會專門研究AI,而是思考如何把AI運用於不同範疇,例如幫助別人。」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老師Ibrahim Mohammed表示:「當初聽到這個意念時,我非常興奮,因為這個意念可以幫助社會,過程中她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甚至放假期間工作,我期待看到這個應用程式繼續發展下去。」


喇沙書院 幽默方式鼓勵調整坐姿
喇沙書院憑「姿勢好幫手」贏得最具創新獎,這個AI驅動解決方案旨在解決坐姿不良的問題。得獎學生表示,在課堂上發現同學坐姿欠佳,所以便研發一個用鏡頭分析坐姿,再用語音提示的方案,希望學生從小改善這問題。由於比賽主題是AI for Fun,他們認為只是坐姿提示較單調,就想到用ChatGPT寫一些有趣提示。
他們都表示,透過這次比賽,學到如何合作共贏,尚承澤同學表示:「在比賽中,我們分工合作,各自負責不同部分,才能做出這件作品。」謝易辰同學更指出,學校鼓勵學生作出嘗試:「不是說你參賽一定要贏,主要聚焦在你能否從中學習。」指導老師陳潤杰副校長表示,學校推行很多專題研習,學生很早便習慣自己搜集資料、定題目和解決問題。對於未來,幾位學生都認為香港創科發展還有改進空間,他們希望將來往AI或科技方向發展,改變這種情況。


萬鈞匯知中學 糾正健身姿勢減受傷機會
萬鈞匯知中學憑「『智』FIT你」贏得最具創新獎,這是一個運用人工智能達至健康、社交、遊戲的系統。得獎學生表示,由於疫情關係,很多人萌生做運動或健身的念頭,但當中不少是初學者,有機會做錯動作而受傷,希望透過這產品,減低受傷的機會。朱梓權同學表示:「作品特點是將AI和健身結合,令用戶不再覺得健身是一項任務,而是可以享受的過程,更易達成目標。」
現時幾位學生都升上中六,他們期望考完DSE後,可以再一起研究,將來大家學打籃球或跑步都用到這個APP。該校的資訊科技及創新發展部首席主任曾銘康老師樂見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更有信心,敢於積極介紹自己的作品。萬鈞匯知中學校長黃建新亦表示:「學知識當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怎樣將懂得的知識,用深入淺出方法,讓大家更容易了解。」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虛擬花園化解學生壓力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憑「智花化」贏得關注社會獎,這項設計透過虛擬種花遊戲平台,紓緩青少年壓力。陳葭瑤同學指出:「我們做了資料搜集,發現香港每四名兒童及青少年便有一人患有精神病,這情況非常嚴重。」
製作這個程式,她們認為最大的困難就是編程,因為她們四位都沒有太多編程經驗,其次是數據庫的搜集,因為面部識別需要輸入很多人不同心情時的表情,所以她們找來同學拍攝不同表情的相片,以充實數據庫。這次是她們首次參加創科比賽,最大收穫是發現社會上有很多問題仍未解決,透過比賽令大家有機會學會怎樣用AI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主任雷思銘老師表示,比賽讓學生意識到AI的能力和限制:「我們覺得AI做到很多事情,但實際上有甚麼限制,當中做訓練的時候要考慮哪些條件,她們在這次經歷中便學得到。」


觀塘瑪利諾書院 用傳統漫畫提升幸福感
觀塘瑪利諾書院憑人工智能漫畫生成和笑話生成網站「AI漫畫:笑出未來」,贏得關注社會獎。得獎學生表示,看到今年香港的快樂指數只有5.31,在亞洲區排名較低,加上他們發現香港漫畫市場沒落,希望透過AI技術,既提升市民幸福感,亦支持香港傳統漫畫。黎珈熹同學表示:「我們發現,不僅漫畫文化,還有很多傳統手工藝,都需要人去學習,現在我們的科技很發達,但相對地也失去了不少傳統文化。」
指導老師許瀚林亦表示,幾位得獎學生合作良好,遇到難題時嘗試自己解決,而且不斷進行修改,務求盡善盡美,這些都值得欣賞,許老師又指,參賽期間,學生還構思了不少題目:「希望學生將來升上大學後,可以繼續在這方面做多一些研發,改善大家的生活。」


===============================
中學智能創意比賽2023/24得獎名單
最佳人工智能獎:拔萃女書院
技術挑戰獎:拔萃女書院
最具創新獎:喇沙書院
最具創新獎:萬鈞匯知中學
關注社會獎: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關注社會獎:觀塘瑪利諾書院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