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教育局副秘書長陳慕顏、丁新豹教授、何漢權校長與眾嘉賓合照。

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來秉承「國民教育的根本源於國史教育」之理念,多年以推動及改善國史教育為職志。蒙學界與社會各界鼎力支持,至今總略有所成。由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主辦,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籌辦之「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暨「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兩項活動,每年參與之學校代表甚眾。本年度值中國傳統「冬至」節日來臨之際,於12月21日舉辦頒獎禮,除了一眾來自傳媒機構等人士擔任頒獎嘉賓,參與各校校長及師生多達二百多人。

本年頒獎禮由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擔任主禮嘉賓並致辭,以及教育局副秘書長陳慕顏擔任重要致辭嘉賓,並全場全程参與,這無疑是對主辦方及参與之各校師生,给予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全場大合照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主禮嘉賓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致辭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重要嘉賓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陳慕顏致辭

香港大學名譽院士丁新豹教授更以「西南歷史之旅」為題,向出席者分享近年親身實地考察習史心得,深入淺出細說西南絲路啟演進,啟迪後進;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校長致辭時,以「記憶責任」為主旨,指出這是歷史教育的初衷,歷史就是過去和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而這些對話,對未來是有很大的啟發,最後,何校長代表主辦及籌辦單位,鳴謝眾嘉賓、校長及師生們,在各位百忙裏前來支持兩項活動。向來推動中史教學全面普及化,繼初中中史成為獨立必修科目之後,繼續爭取高中中史科能有多一條獨立必修卻不用考公開試之路。就此,何校長在會場進一步向本報表達:「現今初中學生修畢初階中史課後,當升讀高中時,要面對中英數及公民社會發展科四個核心科的同時,難以在選修選考課程較深澀的中史科;故此,上高中後,只有約十分之一的同學在選修中史課,這情況很不理想。畢竟國民教育的根本,就在國史(中史)教育。因此在保留現今較深澀中史選修科,讓一些對中史熱愛而又是考試精英同學選考外,能增設每周只需一節,連續三年的獨立必修科而又不需公開考試的中史科,讓大多數同學能以校本多元較輕鬆方式進行,從而確保全部同學能有機會主動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這是一國兩制下香港, 十分重要的教育政策。」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校長致辭

壓軸部分由三位香港青年史學家分別分享他們的習史心得。首先是畢業於聖保祿中學、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吳卓嵐同學;接著是畢業於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就讀的尤天朗同學;最後是畢業於喇沙書院、現於香港大學文學院學習的黃正彥同學。三位得獎者的發言內容各有不同,但他們對歷史的深情響往和專注學習的態度,卻殊途同歸,讓出席者看到了歷史研習的希望。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獎者吳卓嵐(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香港青年史學家得獎者尤天朗(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頒獎禮 2024
香港青年史學家得獎者黄正彥(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無疑,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多年來堅持舉辦兩項歷史相關活動的成果,確實推動及改善本港國史、國學、國情、國安教育,為培育一代又一代「植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國史青年作出正面的貢獻。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