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商會中學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才能與文化素養,當中尤以創新科技的才能和中華文化的素養為先。「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學校的帶領、老師的指導、學生的辛勞付出下,學校也迎來了特別的收成。該校學生蕭鈞桐、洪振南、劉三淼和廖威龍參加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和香港科技創新促進組主辦的「開放數據應用比賽2023」,從超過200多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中學組一等獎。隨後更獲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邀請於「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智慧香港展館』」展出優勝作品,藉此展示智慧城市發展成果。獲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在令人喜出望外,亦印證了該校以發展學生創科才能為本的方針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培養創科人才 積極推動STEAM教育
學校於推動創科發展上不遺餘力,積極推動STEAM教育,亦致力為學生締造適合創科發展的校園環境。學配合教育局所提倡的「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多元策略」、「互相配合」方式,除了帶領學生參與各類創科比賽外,學校亦為初中學生設計了合適的STEAM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批判思維、設計思維、解難能力和協作能力等,協助學生面對將來各種現實上的挑戰。例如中一級課程將結合中國文化元素,利用Tinkercad創建立體建議模型,估算建築物尺寸(數學)、學習中國建築風格、色彩(視藝),並利用Cospaces建構故事。配合多元有趣的課程活動,學生必能從中得益,感受創科的魅力。
跨科合作實踐「有機結合」
學校更將STEAM教育與中文科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中一級學生率先體驗人工智能圖像生成技術,先深入認識古詩內容,並把所學古詩的內容、事物、意境等透過人工智能圖像生成技術,創造出一幅獨一無二的古詩圖像。中二級則透過VR技術帶領學生走進虛擬的場景,這種沉浸式體驗能讓他們有如親身感受環境的氛圍、色彩、聲音等,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了解各種創科技術,更有效提升他們的中文能力。
締造良好創科環境 孕育新一代創科人才
學校已成功申請的中學IT創新實驗室項目眾多,總款項達50萬,包括:UNA AI Maker × Microsoft AI-900證書培訓課程、人工智能 NVIDIA Jetbot 課程、IoT×智能生活、Dada:bit 機械人編程班、機甲大師編程班、URC機械人編程班、運動科學編程探究STEAM DAY。學校堅信唯有在合適的土壤上,才能孕育出好的苗芽,打造良好的創科環境。

加強國民教育 弘揚中華文化
除了STEAM教育外,學校亦相當重視國民教育,一直以來透過多元課程及全方位學習活動,並與不同科組協作,以「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的原則,將學校課程、課外活動與國民/國情/國安/愛國主義教育等不同範疇作統整,加強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提升國民身分認同。去年,學校曾多次舉辦內地交流團活動,藉此了解國家科技及歷史文化,擴闊學生對中國發展的眼界。
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學校舉辦「中華文化展繽紛」活動,由校內中文科、中史科、音樂科及課外活動組共同推行,透過富中華文化氣息的才藝表演、攤位、初中生奉茶儀式等,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了解傳統孝道美德。此外,學校剛於本年11月30日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屯門區小學/幼稚園足球比賽/體驗日暨頒獎典禮×中華文化日」,當日屯門民政事務處屯門民政事務專員關可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新界工作部一級調研員李成德、屯門區福利專員何婉明、九龍樂善堂主席莫文韜、教育局屯門區學校發展組高級學校發展主任(屯門)5 梁炳坤及僑港新會商會主席兼學校校監趙子基到場擔任主禮嘉賓。活動透過「蹴鞠」——中國古代一項傳統足球運動,作為中華文化交流的平台,合共邀請區內21間小學及15間幼稚園共同參與,取得圓滿成功,讓參加者體驗和承傳中華文化的魅力。

國民及國安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公民素質
在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方面,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到校探訪,讚揚學校在推行國民及國安教育活動內容豐富,能針對學生需要。此外,學校安排約八十位學生到香港海關訓練學院參與開放日,提高學生對國家進一步的認識,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期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讚揚學生在過往參與眾多國內交流團,了解祖國獨特文化,肯定國家的成就,使學生成為有理性、富政治醒覺而又負責任的公民。

學校資料
新會商會中學
地址:新界屯門良景邨一區
辦學團體:僑港新會商會教育機構有限公司
學校類別:津貼男女中學
電話:2463 2660
電郵:swcs@swcs.edu.hk
網址:www.swcs.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