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新民書院
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體育科並非主科,容易被忽視。然而「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體育學習領域)」得主、天主教新民書院(下稱「新民書院」)的體育科及課外活動組主任黎可基老師,憑藉對運動的熱忱,身體力行,通過善用不同的教學法,誘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投入感,重燃全校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因而獲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的英文科科主任林卓倫老師,也在早年奪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可謂一門雙傑。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左起:林卓倫老師、陳兆雄副校長、吳華彪校長、黎可基老師、吳秀雯老師

加入新民書院第五年的黎老師,同時是一位逾二十年資歷的長跑選手。他認為運動能夠影響生命,增加學生的自信和成功感;藉著運動,注入生命教育元素,使學生做人處事的態度更見成熟。對於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他感到非常榮幸,「這個大獎有如教育界的『奧斯卡』榮譽,是對我一直以來努力的認同,也推動我繼續向前,做得更好。」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體育學習領域)」,黎可基老師表示是一大鼓舞和推動力。

善用不同策略 優化教學設計

投身教學生涯約二十年的黎老師,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我深信學生是可貴、可教及可培育的,一直以來都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由於自己也是長跑教練,學員來自不同學校,也有成人、長者,以至戒賭者等不同背景的人士,我都會因應各人的能力和特質,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充分利用校園環境進行遊戲教學,以競賽元素融入體育課之中,讓學生寓遊戲於學習。

至於新民書院的學生,黎老師會因應學校環境、學校發展計劃,以及學生特質等,編排寬廣而均勻的體育課程。在課堂上,他會善用不同的教學法,如「分層式教學」,課堂中按學生能力,分成不同的群體施教,使不同的學生通過最合適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在球類教學上,他喜愛採用「領會教學法」,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學生瞭解該球類運動的特點及比賽規則,然後讓學生進行簡化的遊戲或比賽,在實戰中作出適當的決定,從而建立學生的戰術意識及認知能力;當中更會按學生的能力及需要進行技巧訓練,以改進表現。黎老師更愛把課堂練習加入遊戲元素及教學道具,頓時令課堂變得充滿趣味和新鮮感,而學生也比以往更主動、投入。

充分利用外間資源 處處都是學習場地

新民團隊不會局限於校舍,能充分利用外間資源,使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成效。黎老師靈活變通,令新民書院的體育課別具特色。「我們會善用學校不同場地,如在禮堂上課,可操練單車、划艇、乒乓球和田徑等;同時亦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公共空間的環境資源,如移師到京士柏運動場和九龍仔公園上課,提升學習效能,增加學生投入感。」籃球和田徑都是新民書院重點發展的運動項目,而黎老師致力將學校的體育科作多元發展,學校除有足球、排球及乒乓球、划艇、曲棍球隊外,更開辦不同的體育興趣班;上年度,更增設初中體藝生活課,內容有野外定向、高爾夫球、劍球、疊杯、匹克球等新興運動,以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和興趣。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黎老師不時將教學場地移師戶外的球場和公園,進行體育課。

運動培育生命教育

黎老師為前香港馬拉松代表,曾多次代表香港出戰亞洲馬拉松錦標賽及地區邀請賽,更培訓出香港馬拉松冠軍和「半馬」青年紀錄保持者,他認為長跑運動好處多,「長跑需要恆常操練和耐力,除了強健身體,它是磨練意志和訓練自律性的運動。堅持學習,辛苦過後,當成績有所突破或得到獎項時,那份滿足感是難以形容的。由於我和其他體育老師也不時參加運動比賽,所以學校吹起一股運動熱潮,不少學生也給影響而愛上長跑和其他運動,這不但營造了學校的運動氣氛,也促進了師生關係。」藉著恆常訓練,學生的心態和抗壓能力也提升了,他們挑戰目標的意志更堅定,不輕言放棄,這就是運動影響生命。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黎可基老師(左四)聯同陳玉麟校監(左三)、吳華彪校長(左五)和一眾師生分享喜悅

 

不少學生在新民書院燃起了對運動的熱情,畢業後甚至將運動培養成終生興趣。新民書院人才輩出,畢業生如「香港體操王子」石偉雄、兩度獲Nike League聯賽冠軍及最有價值球員殊榮的香港籃球代表隊成員潘志豪,以及香港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的黃鎮煒,都延續運動生涯,繼續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突破校園的空間界限,將划艇器材設置於禮堂,讓賽艇隊成員於參賽前進行划艇操練。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突破校園的空間界限,將划艇器材設置於禮堂,讓賽艇隊成員於參賽前進行划艇操練。

=====================

體現「新民人」明德至善精神 陪伴學生同行成長

新民書院的運動氣氛能影響生命,除了體育科老師的用心教學外,也源於學校全方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在六年中學生活中累積的寶貴經歷、 正向思維,將使他們一生受用。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同學參與「傷健接力環島行」,體驗「一同經歷一同成長。」

新民書院校長吳華彪表示,學校以天主教聖若望亨利紐曼樞機 Saint Cardinal J.H.Newman(1801-1890)的「明德至善」理念為校訓,引導學生時刻持守正面的價值觀,懷著自信,力求進步,肩負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展現「新民人」精神。他深信「關關難過關關過」,只要勇於嘗試,難題終可迎刃而解。吳校長亦提倡與學生「同行」,校長和老師是學生的帶領者,也是陪伴學生成長的好夥伴。

體現天主教核心價值 提倡「分享」文化

吳校長指新民書院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及家庭為教育理念,期望學生不斷進步,止於至善。無論學術、體育,以至做人處事和修養,都應秉持這宗旨。吳校長表示,「新民」蒙主恩寵,一眾熱心校友主動回饋母校,設立了近千萬港元的獎學金,並且配合「新民人」獎勵計劃及「自強計劃」獎勵「新民」學子。「新民人」獎勵計劃,旨在勉勵學生在「愛主愛人」、「正直寬宏」、「堅毅學習」、「關心社群」及「多元展能」五大範疇各展所長,並予以獎勵。「學生由參加陸運會、彌撒服務,以至參與義工活動,都能獲得積點,藉此鼓勵同學積極學習和發揮助人精神,同學按積點將獲頒金、銀、銅獎項,那是學校給予他們的嘉許和鼓勵,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個人素質。」至於「自強計劃」,是為經濟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進修資助,學成之後回饋「新民」,以推動學生自強不息、努力學習。

校監陳玉麟經常說「Do Something More」,全體教職員都願意付出更多。因此新民書院提倡「分享」文化,吳校長表示:「很多老師都願意花額外時間為學生補課、在假日帶隊參與活動;學生受到這文化影響,他們都願意運用自己休息及玩樂的時間,參與義工服務,貢獻社會。」他相信只要校內保持正面氣氛,良善的種子自然能植入同學的心中。

濃厚運動風氣 永不言棄精神

新民書院的體育老師,同時都是運動員。如吳秀雯老師熱愛長跑和競走,於2013及2015年更刷新香港10,000米競走紀錄,她認為運動是一種磨練,推動她不斷進步,「無論跑步或競走,未到最後都未知勝負,所以不能輕易放棄。而運動有趣的地方,即使已有多年經驗,仍不斷有改善技巧和速度的空間。」和黎老師一樣,她同樣相信運動影響生命,「這裡每位體育老師都有一份堅毅精神,即使身兼學校工作、在課後或假日需帶領活動,仍然堅持參加比賽。黎老師和我也試過,身在外地帶團,期間要趕回香港參賽,賽後旋即再次乘搭飛機和交流團會合。」這種堅持、盡責的運動員精神,無形間也影響了同學,帶動校內積極投入的氣氛。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新民書院三位體育老師:(左起)黎可基老師、吳秀雯老師及盧思霖老師

兼教體育科的盧思霖老師曾是港隊棒球員,加入新民書院後開設壘球隊,並負責教授。盧老師希望藉著壘球課堂提升「新民」學生的自信心,強大他們的心臟,進而提升他們在學習上的好勝心。

創設不同平台 啟發學生潛能

在教學上,新民書院強調各科知識要融會貫通,例如科學、歷史及體育不但可以互相連結,甚至能融入生活。吳校長稱學校創設了不同平台,讓學生發揮潛能,「我們的STEAM活動與時並進,也融入實際生活,拓展學生的潛能,例如在聖家像旁設置太陽能板,當收集太陽能源後,燈光便會投射於肖像上;學校內的馬蹄蟹水族箱裝設了攝錄機,學生可於家中二十四小時觀察牠的狀況,讓學生更投入學習。」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吳華彪校長(紅衫)與師生一起參加陸運會接力賽,身體力行新民書院奉行的「同行」精神。

推行「同行教育」 師生「一同經歷一同成長」

「同行」是天主教重視的理念,吳校長稱通過校長和師生「同行」,一起參與不同的體藝及學術活動,可全面關顧及支援學生。「早前我校參加『傷健接力環島行』,利用人力車載著肢體殘障小朋友,由同學輪流拉動。當中一位八歲小妹妹在過程中不僅送上食物和我們的學生分享,她更請同學帶她去拾貝殼,原來是想送贈貝殼給我們,感謝我們的帶領。這次寶貴體驗令我和學生見證了一同經歷,一同成長,生命影響生命。」吳校長寄語學生,即使離開新民,亦要展現天主教精神,做個正直不阿的新民人。

天主教新民書院<br/>創造無限空間 發掘學生體育潛能
學生領袖訓練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

學校資料

天主教新民書院
地址:油麻地石壁道2號
學校類別:津貼中學
辦學團體:天主教香港教區
校監:陳玉麟
校長:吳華彪
電話:2385 7812
網址www.newman.edu.hk
電郵:nc@newman.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