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門面試過來人.一】抽中「寶校」感彷徨 去十間學校面試︰唔博,到時會埋怨自己!

【叩門面試過來人.一】抽中「寶校」感彷徨 去十間學校面試︰唔博,到時會埋怨自己!
家長總會希望子女入讀區內最好的學校,但最受歡迎的學校總是一位難求。即使在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的階段也同樣選了心儀學校,但學位始終有限。統一派位結果公佈後,若然被派到了「寶校」(區內最不受家長歡迎學校的俗稱),家長難免感到彷徨不安,希望可以在叩門最後的階段盡最後努力,但怎樣才可以幫到自己的小朋友?家長應抱持什麼心態面對?

“家長心態︰
博了但不成功是一件事,如果你不博,到時會埋怨自己。所以要完了心願要博。”

首選區內最熱門校 派彩落空跌至「寶校」

羅太太的女兒去年升小一,居於沙田91校網,本來心儀區內名校——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第一志願填了該校,第二志願填了當時她認為沒有那麼競爭激烈的沙田循道衛理小學,結果在統一派位公布時,得知女兒被派往區內的所謂「四寶」學校之一。

【叩門面試過來人.一】抽中「寶校」感彷徨 去十間學校面試︰唔博,到時會埋怨自己!
羅太太的女兒一同準備portfolio。

不少家長也有為子女預先在六月前準備好叩門信,羅太太也不例外,但就是因為派到「寶校」,即使未必是不好的學校,但她認為不適合自己的女兒入讀,希望叩門成功的心更熱切。結果在公布當天,馬上到她最心儀的學校排隊,交上叩門信和所需文件,但她也明白學位競爭大,為女兒做好最壞的打算,要到「寶校」註冊的同時,也沒有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到區內的所有學校叩門。

統一收生始終需要運氣,入到心儀學校的機會不高。「當時自行收生有15分,也有朋友只有15分,卻在大抽獎(統一派位階段)入到。自己最心儀是沙田圍呂明才,人人也想入,入不到也沒辦法,就唯有到處叩門。他們初小是做活動教學,學生讀得很開心。一間學校功課不多,學生讀得開心,成績又不錯,學校也有自己泳池,所以就很想入。」羅太太說道。

憶述當時焦急不安 參加十所學校面試

到開始叩門的階段,事實上,她也明白不會所有學校也可以安排到面試,也預料了部分她本身在統一派位填在較後的位置的學校,也未必會安排。她現時回想,當時即使很焦慮,但在叩門的期間她也帶了女兒去了約十所學校參加面試,甚至到鄰近校網的學校叩門,最後雖然沒有入讀最心儀的學校,結果仍有兩間學校取錄,現時女兒在另一校網的學校讀得挺開心,她也很欣慰當初為女兒落力叩門。

「現時她的學校也不錯,雖然是另一個校區,但也有很多課外活動,女兒也讀得開心。現時的心態,就是即使入到最好的學校,未必是對女兒最好,等上天安排,最後安排了這間又好像不錯。當初填表無法填這間學校,但冥冥中可以入到,這代表抽不到也不是不好,也許有更適合小朋友的學校。」她憶述。

【叩門面試過來人.一】抽中「寶校」感彷徨 去十間學校面試︰唔博,到時會埋怨自己!
羅太太的女兒在叩門階段後,終入讀另一校網的學校。

即使統一派位結果未如理想,但家長仍應為子女繼續叩門,包括最心儀和其他可接受和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因為即使每間學校叩門位不多,甚至只有約十個,但不少學生會在叩門階段獲得多於一所學校取錄,及後需放棄其他學校的學位,各學校的學位會一直流轉直至九月,學位雖少,家長仍須抱有希望。

面試不宜過度準備 突出優勢便足夠

在準備面試期間,家長需了解自己子女的強項,不需要過度羅列子女的優點,否則很容易會適得其反。羅太太的女兒當時在普通話及跳舞表演方面較為出色,她準備portfolio時也有突出這兩點,到後來面試時校長也有讓她即場朗誦。

她認為家長可以為子女在家中模擬面試的場面,比如提點他們在進出課室時要保持禮貌,要打招呼,也可以嘗試在網上搜羅一些面試的問題,在家和子女做對答,但不宜要子女背誦標準答案,或是特別去思考如何迎合學校,反而就著子女自己的對答,再引導他們做少許的調整,讓學校看到子女真實的一面較為重要。

【叩門面試過來人.一】抽中「寶校」感彷徨 去十間學校面試︰唔博,到時會埋怨自己!
家長不宜讓子女背誦標準答案。

「我覺得要保持平常心,每間學校的標準不同,很難去迎合不同的學校。在這間學校答這個答案,他們可能會喜歡,但在另一間又未必。其實家長和小朋友平時的互動更重要。」她認為若平時有做好身教和帶小朋友經歷不同的事情,在面試時自然能帶出來,不需要過度操練面試問題。

她們出席了約十個面試,面試模式也大同小異,主要是面見小朋友及家長,時間也非常短,只有數分鐘的時間,不少的學校會給予小朋友書本作簡單的朗讀,了解日常小朋友的活動和興趣,觀察小朋友是否可以坐定,是否主動舉手答問題,對答是否流暢。

當中有個比較難忘的面試,老師讓小朋友看一本英文書,讓她讀出英文字,女兒當時讀不到,老師當著小朋友的面說她的小朋友「唔得」,她認為這類的經歷對小朋友會有打擊,但整體來說面試也是小朋友可以處理到的程度,家長也無須太擔心給予小朋友太大壓力。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