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會中學 跨宇宙學習體驗

棉紡會中學 跨宇宙學習體驗
棉紡會中學資訊科技科主任鄒志良老師(左一)、趙雅欣同學(左二)、江嘉漩同學(左三)、棉紡會中學資訊科技副主任劉銘恒老師(右一) 鄒信同學(右二) 及謝家盈同學(右三)

在現今快速變遷的世界裏,單一學科的知識已經不再足夠。面對複雜的挑戰和問題,同學們需要跨越學科的界限,尋求新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跨學科學習正是一種能夠打破框架、豐富思維的學習方式。它不僅能夠增強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同學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棉紡會中學 跨宇宙學習體驗
Scientis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立體像素藝術設計比賽 – 冠軍作品

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與 INDEX ACADEMY 舉辦的 Scientis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立體像素藝術設計比賽結果出爐,冠軍作品為棉紡會中學的「馬修‧貝爾斯教授」。

是次比賽, INDEX ACADEMY 先為學校提供六堂線上課程,並要求同學運用 VoxEdit 軟件製作一個以「Scientis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為題的立體體素作品,並研究其生平和在科學領域上的傑出成就。希望透過元宇宙和立體設計這些有趣媒介,達成跨學科學習目標。

這次專欄邀請到獲獎學校 – 棉紡會中學的資訊科技科主任鄒志良老師(下稱鄒老師)、資訊科技副主任劉銘恒老師(下稱劉老師)、謝家盈同學(下稱謝同學)、鄒信同學(下稱鄒同學)、趙雅欣同學(下稱趙同學)和江嘉漩同學(下稱江同學)接受訪問。

希望做得更好  才會「發現」困難所在

上課程很多時侯無法即時關注到每位同學的需要和疑難,同學要在課後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鄒同學表示:「在軟件操作上沒有遇上太大困難,反而是參賽作品的設計概念上需要尋求老師的建議。」同學在完成人物造型後,發現只製作人物外觀無法讓評審得知該人物在科學領域上的成就,於是聽取老師給予的修改建議,在人物以外增添一些與天體物理相關的裝飾,讓評審從視覺上更易理解馬修‧貝爾斯教授在天體物理學領域上的貢獻。

而相關改動,需要同學們進行人物外型以外的資料搜集工序。同學們為了讓作品更精細,立體空間顯得更豐富,更特意下載了一些立體模型作參考。趙同學解釋:「我們發現創作立體作品跟平面作品有很大區別,創作立體作品時要同時照顧3D空間的每一個面。

棉紡會中學 跨宇宙學習體驗
左起:謝家盈同學、鄒信同學、趙雅欣同學及江嘉漩同學

跨學科學習:從興趣中接觸沒趣  從沒趣中找到樂趣

得獎同學各有專長,四人組隊參賽各司其職,亦在創作過程中,在各自不感興趣的科目當中找到樂趣所在。

鄒同學表示:「我原本已對天文學很感興趣,反而通過這次比賽,讓我接觸到 3D 設計相關的知識,發現 3D 藝術創作原來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困難。」而​​江同學和謝同學善於手繪設計和繪畫,在接觸了 VoxEdit 3D 體素軟件後,亦發現 3D 設計的樂趣,表示將來希望多接觸科技相關的知識。

善長文科的趙同學在這次比賽擔任文字資料搜集及撰寫作品簡介的工作,趙同學稱:「我本身對科學和 IT 科並不感興趣,我較善長文科。經過這次比賽,我學會從歷史角度認識科學。」同時趙同學亦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資料搜集的能力:「從前做人物資料搜集,主要搜集人物的成就。現在發現要了解一個人物,可以從他小時侯的故事開始認識,從中觀察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來,了解得更全面。」

建造元宇宙校園  延續跨學科學習模式

鄒老師表示政府正大力推動資訊科技的跨學科學習發展,這次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與 INDEX ACADEMY 合辦的活動正正配合到跨學科學習主題。活動能增加同學對科學的興趣、提升資料蒐集能力,以及提供接觸新科技、技術的機會。

劉老師希望同學可以延續今次活動所學,適逢學校迎來50周年,劉老師計劃組織同學合力完成一所元宇宙校園,並在元宇宙校園內開發更多跨學科學習的項目,將視覺藝術、資訊科技以及其他文理商科結合,讓擁有不同興趣和專長的同學,可以從多個途徑接觸、嘗試一些之前未有機會接觸到的知識。

期待棉紡會中學的元宇宙校園面世,亦希望同學們將來可以從「跨學科學習」發展成「跨學科應用」,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融匯貫通,在各個領域發揮所長。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