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愉快學習的happy school是否等於只顧著參與課外活動、不著重成績? 傳統主流小學是否就較著重學術成績,較少活動,入讀的學生較少開心? 升學專家梁永樂坦言,上述說法往往是家長的誤解,他指近年不同的學校均非常著重學生的情緒,校長、老師均很重視學生開心或不開心,至於即使是稱為happy school的學校,同樣有許多是學生成績彪炳的學校。


英華小學
坊間有些人以為,happy school是無功課、無考試、考試不計分數、無限活動的開心學校,因而不著重成績。梁永樂說,事實並非如此,他以英華小學為例,該校是著名的happy school,同樣是區內名校,更以學生成績彪炳見稱。「入讀英華小學的學生都是很開心,學校非常著重學生是否開心,同樣學校亦著重學生所學及成績。學校特色是上課形式很多元化、好多任務給小朋友探索及玩樂,而學生在過程很開心玩樂,但過程中正在學習,是靈活地學會了很多知識。」他指,英華小學在高小階段較著重成績,但學生仍有許多活動,例如夜晚返學的闖關活動,另外又有不同任務,需要學生及家長一同參與。



梁永樂說,他觀察坊間的學校均很著重學生返學是否開心,因為學生的開心與否直接會影響其學習動機。「家長常誤以為學生成績較差的學校,就是happy school,其實非也,只要學生開心返學,學生有學習動機的學校其實已是happy school。」他呼籲家長不要盲目追求happy school或傳統追求學業成績的學校,通常happy school之名的學校只是以活動很多來區分而已,而這些學校除了直資學校,資助學校亦有不少是happy school。
保良局雨川小學
Happy school亦非只有直資或私立學校,即使被認為是傳統的資助小學,同樣可以是happy school。他舉例如保良局雨川小學,為一所資助學校,也是一所非常獨特及令學生愉快學習的學校。該校老師團隊極花心思,為學生設計獨特而開心的教學活動,最特別的地方是堅持各班獨自營運,每班均各有特色,班主任會因應各班同學所長的不同,而特別為他們設計活動,好讓同學發揮所長。「如該校有些班別特別愛寫作、有些班別則擅長朗誦等,而各班亦自設不同的吉祥物,各班班設計獨一無二的特色,亦因為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密切,師生關係亦非常好。」梁永樂說,該校的學生均很喜歡返學,因為他們自己班別都是獨一無二,小朋友均很有歸屬感,亦因為各班有所長,亦有助學生建立自信。
隨著時代改變,梁永樂指,學校種類並非如以往般簡單以傳統學校、開心學校來區分,學校均重視學生愉快學習及學業成績,現在沒有絕對的happy school或傳統學校了。



